【一小实践作业】“画”中明理,“图”中展思—一学年数学实践作业

创建于2023-12-16
阅读 1048

  “ 双减”政策要求:“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宾县第一小学教师在林桂霞校长和杨丽琨副校长的指导和引领下,在布置作业的形式上不断创新,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作业中获取知识,真正的感受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标作业设计理念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安排和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年的全体老师在组长李立华老师的带领下,结合教材和新课标一起研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数字、理解加减法算理,建立直观的数量关系,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孩子们对数的分合问题、加减法算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呢?一年级八位教师一致认为画图是孩子们理解知识的钥匙,帮助孩子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因此学年八位教师结合学情设计了趣味十足的“画图”实践作业,以思考、理解、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世界。

实践作业展示

  本次实践作业从画图理解数的分与合、画图理解加减法算理、画图解决实际问题三方面展示。

画图理解数的分与合

     “分”与“合”的知识是一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操作,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领悟数的分合的奥秘。课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画图实践作业再次体会数的分合问题——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

       学生在构思和画图中不断的经历数的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通过画图实践作业的呈现,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对数的分与合规律的发现。

画图理解加减法算理

  加减法算理的本质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顾名思义,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是运算学习的开始,在运算的学习中,理解运算的意义是一种抽象性很强的数学知识。那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使学生一目了然。”

       因此,学年组教师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把学习过的加、减法用图画出来。通过画图让同学们能清晰表示出“合起来”、“去掉”的意思。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加减法模型,也体验到加减法也是可以画出来的,不知不觉中已经增强了学生对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和巩固。

画图理解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讲道理的学科,任何人对于其中的道理说不清,道不明,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学会,看似听懂却和“真会”之间隔着一道鸿沟,怎样帮助学生跨越从“听懂”到“学会”这条数学上的鸿沟呢?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画图策略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它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有助于更多的学生理解并解决较难的问题。

       画图的方法不是硬塞给学生,而是允许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试图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让画图解决问题的小苗自然破土而出。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展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也感受到画图给自己带来的便利。

       在画图实践作业中,同学们不断思考、不断构思,用自己的画笔将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题用美丽的图画展现出来。

  本次数学学科实践作业通过画图,建构低年级学生模型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物图到抽象图到加减法算式,做到了数与形的结合,更明确了算式的意义,使加减法中整体与部分的模型得以建构;而且又能够关注到建构的过程,让学生结合文字的意义画图,最后算式只是对一种情景的生成过程的一种表达。

       本次数学学科画图特色实践作业活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在画图的国度里遨游、探索,其乐无穷。画图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帮手,要从低段开始重视学生画图策略的培养,适时渗透、合理指导,让画图解决问题成为一种习惯,让画图解决问题成为一种能力,让画图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在知识进阶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步进阶。

阅读 10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