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心”的距离有多远

王荣华
创建于2023-12-15
阅读 29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直以来都有做一次新教师专场教研活动的想法,这次终于在田家炳中学成真了,学校是新的,充满勃勃生机;教师是新的,洋溢满满锐气;形式也是新的,体现满满暖意。真正的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里,真正的教研也要走进教师的心里,新和心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当然,12月6日的活动离我最初的设想也还有一段距离,“2+1+N”(2个学校相互协作,1个主题,N个参加者)的教研样态还要继续探索。

    活动也不复杂,两节公开课,一个微讲座。老师们都很年轻,李萌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公费生,教龄1年零3个月;秋潼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公费生,教龄3个月;敏仪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教龄5年零3个月。其实我也是有点担心的,怕大家讲的太快了,我自己还准备了一个微讲座,结合自己14年的经历,谈一谈老师的成长过程,也讲一讲自己的故事,还好没用上。

  结束后,我问了下骆同学的感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改进,没想到接到了更难的问题。

    是今天下午问老师选择题的那个同学在感想上,深刻意识到上好一节课特别不容易,需要兼顾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和临场反应。以下是想得到老师建议的问题。

    1.希望可以听听老师的评课,对这两节课的评价。

    2.教学论课上老师强调素养导向,但或许是因为今天的课是复习课的原因,第一堂课的老师依然停留在应试目标的传统课堂阶段,第二堂课的议题也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听到老师上课讲,命题依然是关键,那这是否依然是应试导向呢?还是应该思考我们如何革新命题的方式和思维?不然在传统的命题思路下,我们只能停留在传统评价的阶段,老师的课堂也无法实现素养导向革新。

    3.感觉大学课上所学,依然不能解答高中课上老师提出的部分问题,比如不知道政府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生态政策宏观政策等等,会怀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模式无法应对未来的工作。

    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敏锐视角和犀利的问法,还好这是在微信上问我的,我当即表示着三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我也会尝试着回答,也就以这三个问题为思路,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吧。

    一、两节课都是好课

    一节课是个什么样的课,既取决于听课老师的诉求和标准,带着不同的诉求和标准,一节课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完全不同的呈现,也会有自己完全不同的评判。这两节课,如果从竞赛比赛的角度,从时下流行的展示课优质课的角度,从新教师的完成和顺畅的角度,从课堂应变和重点阐释的角度,从对新手教师的的启示和参照的角度,都可以打出不同的分数。还取决于上课老师的背景和呈现,一节课,只有在最适合的时机,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者合一的状态下才能把设计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也就是教学成为了“遗憾的艺术”。实事求是地说,这两节课都不完美,都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从某些角度来说,打出的分数可能不会高。但是,如果从最初的设想--做一次新教师的专场教研活动,他们很好地实现了活动的目标。如果您再想到他们的经历,可能更多地得到了鼓舞和动力。

    这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我们经常说的句式是:

    不要停留在XX,还要进一步XX。

    既要XX,又要XX,也要XX,还要XX,更要XX。

    XX只是第一步,还要继续深挖。

    这些句式都没有问题,我们不断追求卓越,我们不断精益求精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作为成熟教师,我们已经跨越了当时的阶段,不要忘了李萌老师和秋潼老师可能还在起步阶段,有她自己的成长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成长规律,是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1.复习课未必要有新意,但一定要有定力

    讲实话,复习课比新授课难度更大。一轮复习课更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善,既要夯实基础,落实易混易错点;又要激发思维,通过提炼核心观念来促进知识的生长。当然,还要避免炒冷饭(虽然事实上,有的一轮复习课就是按照新课来上的,尤其是未选科前的教学部分,教师和学生的状态都很难与选科后相比),让学生的学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十分考验教师的功底。

    珠海市实验中学李萌老师呈现的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复习》。李老师这节课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环节梳理了《哲学与文化》第九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后依据学生的作业错题和提供的专题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李老师很好地将一轮复习的要点落实到课堂和课外。

    这堂课上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师的用心。一是温暖的心,虽然是借班上课,李萌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还是很到位的,李萌老师课前还特地去了田家炳中学,与学生见了面,记住了一些孩子的特点,还能说出一些孩子的名字,让课堂更有亲和力。准备的学案上还贴心地在页眉部分写上了“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有可能是学校的统一行为)。在高三紧张的复习压力下,增添了暖意。二是严谨的心,李萌老师还做了前测,让复习更有针对性。课堂从考情分析到知识梳理再到易混易错最后到针对性训练的过程非常完整,知识阐述“是何--为何--如何”的结构也相当严谨。三是机敏的心,李萌老师的课堂应变非常的巧妙,不管是希沃人脸识别提问环节恰好问到了听课者,还是对学生回答的反馈,都是比较适宜的。

    也有两个值得思考的地方。一是节奏不够明快,消耗较多的时间在知识梳理部分,如何提高复习课知识梳理的效率和效果,空余出一些时间来纠正学生思维的误区,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探索的地方,本节课李萌老师讲到主观题材料解读的地方就下课了,也是一个遗憾。对于复习课,我们可能需要探索不同类型,知识梳理型和题目演练、试卷讲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呈现方式。二是素材不够聚焦,李萌老师敏锐地使用了前一天刚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作为课堂导入,够新但却深度不够,针对该素材提出的问题“你想想会有哪些?”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回答效果也不好。个人认为可以直接展示,再点出其中一个从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设为可以改为“从文化的角度,村BA成为年度流行语,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与后文主观题讲解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10分)”形成呼应,课堂将会更加聚焦。

    对于复习课,一定要有定力,紧紧地抓住主干知识、思维过程和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形成学科思维,涵育素养。

    2.新授课未必要有创意,但一定要有魅力

    如果说复习课重在落实,那么新授课尤其是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新授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珠海市田家炳中学吴秋潼老师为大家展示的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吴老师以议题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设置3个分议题,通过丰富的案例赏析和学生活动,层层分析,步步引导,让学生在“淄博烧烤”的熏陶过程中感悟和体验政府的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魅力。

    听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是信心。信心来自于年轻老师的锐气和魅力。一是对教材的使用,出于学情,秋潼老师将第二课第二框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第一目大胆舍弃,将课堂的聚焦点放在了第二目“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上,将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重点,并且也讲述的非常清晰。这种敢于对教材进行重构的勇气是可以鼓励的,当然前提是符合逻辑和学情。二是对素材的挖掘,将熟悉的素材“淄博烧烤”和身边的素材“江景夜市”做了链接,既开阔了视野,又关注了身边的现实。结合教材内容,对关于淄博烧烤的素材进行了结构性创编,用良好的结构支撑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自然而然。三是对课堂的尊重,不同于一些教师对PPT的依赖,秋潼老师的板书还是有模有样的。也很愿意去和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感受,连线的形式虽然老套,但学生却也不亦乐乎,借助练习来进行过渡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导学案中还提供了一个示例,给了学生一个强有力的支架。

    同样也有两个值得思考的地方。一是议题式教学的使用,用议题未必一定是议题式教学,议题并不是某个教学模式的专用词汇,用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结构化,是否一定要按照议题式教学的议学情境、议学活动、议学任务等来展开,我们也可以多探索,多思考。二是素材和教材的碰撞,秋潼老师为了减少课堂容量,将理论性比较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做了舍弃,虽然课堂更加从容不迫,但就素材尤其是最后的斗门的江景夜市,是可以进行改变从而支撑得出第一目结论的。如果将建议对象改为斗门区委区政府,将江景夜市面临的困境和背景再丰富一点,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于新授课,一节课的吸引力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去探索、去参与、去发现、去表达,而魅力,不仅来自于教师自己,更在于教学的设计。

    二、素养、知识和考试是可以一致的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外界的评应该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当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应试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教育。如同唐家澎校长所言,“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我们知道这其实包含的是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真,后假前假。唐校长也没有进一步提出推理,但我们可以仔细去思考下“今天”和“未来”、“就过不了”和“恐怕也赢不了”之间的细微区别。学生不能战胜考试,就没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但如果学生从学科中只获得了分数,学科启智增慧、铸魂育人的使命就没有真正落实。提升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能力也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的,仅此而已,如果把这个当成教育的全部,就是“应试教育”,才是我们需要真正反对和警惕的。应对考试的能力提升是我们学习的结果之一,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试题是一次检验,不是一道障碍。试题是检验我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并不是以考倒学生、难为教师为目标的。如果试题本身是指向素养导向的、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是完成学科任务的,那么它一定是推动我们教学改革的。当然,高考是高利害的,方方面面都很关注,那我们更应该相信,相关部门一定会通过评价的改革,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导向教学”的核心价值。我们也很欣喜地发现,当前的评价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也正在相向而行。对于教师而言,研究命题,实际是在研究问题情境、学科知识、学科任务和素养表现的综合,对于教师的教学将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的课堂只能提供情绪价值,只能加自己的个人故事,而没有学理性、没有思想性、不能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长久来看,它不是“金课”,而是“水课”。

    素养是锚定目标,不是教学对象。如同课标所言,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学生是在一个个具体的、真实的复杂社会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中,运用学科内容完成某项学科任务,评价者则借助学生在这些任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可观测可度量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其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但是核心素养一定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涵育出来的。如同陈友芳老师提到的那样,“你想吃荔枝,你当然不能盯着荔枝,而是要盯着荔枝树,不把树栽培好,哪有荔枝吃,吃个空气!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就是树与果子的关系,你说你该锚定谁?”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毕生追求的,而不是在某一节课、某个学期、某个学段就完成的。当前我们对于学习的发生机制还在深入研究,从知识到素养、从知识到思维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完全清晰。作为教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明确的学科任务,有学科思维的构建,让孩子理解了知识、知识能结构化、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素养应该就是一个顺其自然,如约而至的过程。

    议题是组织形式,不是固有模式。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议题式教学确实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样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政课教学时,提到了“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方式,我们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的具体建议中也提到的是活动型学科课程、辨析式学习过程、综合性教学形式、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议题的作用,更多是提示课程内容,提出活动建议。我们能够理解作为一种教学的样态,有他固定的环节和实施的步骤,这也是一种教学样态区别于另外的教学样态的基础和标志。但是,议题绝非议题式教学所独有,也不是使用了议题就一定是议题式教学,议题更多的作用是回归它原初的提示课程内容、提出活动建议的作用和功能,让教学过程有更加多元和更加丰富的呈现。

    三、相信学习的力量

    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环节,是让珠海市一中平沙校区李敏仪老师作了交流分享,题目也很直白,《五年成长路漫漫,赤诚勇敢事常新》。敏仪老师通过职场历险、人生三堂课、实用分享、互动交流等四个环节向我们展示5年的成长经历。李老师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和管理的协调、师生关系的重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教育教学工作是“长期主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青舟”已过几重山,我们当赤诚勇敢,迎难而上,满载而归。

    本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发和促动是知道了一个名词叫做“知识诅咒”(我还要去查文献),“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诅咒这个词,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陷阱。一旦人了解了某种知识,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心境,我们就很难站在没掌握这个知识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人,因此同别人去分享和学习知识就变得困难了。看到这个词汇,我瞬间觉得对孩子们说(包括夏歌夏诺)“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那么,新手教师和成熟教师,已知者和未知者之间,是不是会有这样巨大的分野,这个“鸿沟”的跨越,应该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这也让我知道了,学习是多么重要,挑战自己是多么重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敏仪在分享的时候,说了两句话“天呐,怎么是我?”“好的,我会去努力。”其实,只要做到了“好的,我会去努力的。”一般都会迎来第三句话:“真棒,您做的真好。”当有人交给你一项任务或者拜托你一项工作的时候,相信他也是经过了自己的考虑的,因此,竭尽全力应该是对彼此信息的最好回答。当你去努力的时候,就有了成功可能;而当你拒绝的,只是去除了失败的可能。

    结束后,例牌我是要“多嘴”两句的。只是这次我说的是三个观点,也很随机,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联。一是说新人不容易,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要兼顾,要做好相互之间的平衡所以首先要善于“自黑”,也就是充分发掘自身资源,多讲自己的故事,多和学生产生情感的链接。二是说课堂不容易,对课堂我们始终要要始终心存敬畏、刻苦专研和谦逊学习,刚才敏仪分享时,背景中遮住的“爱国”和“敬业”二字,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思政课教师的底色。三是说命题不容易,刚才敏仪分享时提到了年轻老师很关心“如何命制一套好题”,这是一件好事,老师们在主动思考和探索实现教学、学习、测评的多维互动,命题和考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是有支撑作用的。命出一套好题反应素养导向的,可能真的会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产生更大的触动。但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可能我们也为经历质疑命题者、理解命题者、成为命题者的过程。

    现在我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大学,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这两天都在说北方暴雪,在珠海却能享受到冬日暖阳,甚至不输春天的温度。但我每到这个季节就会想起在长春的时光,在东北师大的六年。我也承认,那六年上课学到的东西,在我工作的第一个月就不够了。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是我的常态。我还清晰的记得,我的第一节课学校教学副校长就来听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我还特别讲了格雷斯定律,想通过劣币驱除良币来强调市场秩序和规则的价值。我还为此设计洋洋得意,觉得这是情感的升华,是价值的引导,现在想起真的是汗颜。如同前面所说到的,从知识到素养、从知识到思维的过程,我们也还在研究,那从师范生到教师,如何把大学的知识转化为素养、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惊心动魄的,从学生到教师的转换也是惊心动魄的,有的人轻松顺畅,也有的人跌宕起伏。这个过程,不是在大学完成的,是要靠自己亲身去面对,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战胜。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大学,就应该是我们职场的泉源。作为师范生,在高校坚定了自己从教的理想、完成了基础职业的准备、搭建了系统的知识架构、体验了一定的课堂实践,应该就是一个合格的高校学习了。感谢东北师大,把这四样都给了我。剩下的,大概就是经过大学的学习,我们还有愿意不断去学习、不断去阅读、不断与尝试的勇气了。来到职场后,我们就要做到流水也争先,也要争滔滔不绝,最好是滔滔不绝地争先,尤其是对于年轻老师。

    有人说,政治老师永远都是新的。我们有的时候发现,这个月备的课,下个月就可以调整素材了。但是,只要我们的设计做到了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就一定可以走进学生的心里,新和心的距离,在于我们的努力,跟大家共勉。

阅读 29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