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探路(二)——记八上六单元古诗词教学过程

欢哥
创建于2023-12-15
阅读 11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做群文整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把不同的文章串起来,提炼一个共同的话题,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往往发出“哦,原来如此”的感叹。然而,学会从不同的文章中提炼出共同的东西,自己去归纳,让文章得以升华,不也是学生的能力?

结合本单元人文目标,网上有人归纳出“承君子之风”的主题:孟子——雄辩君子,愚公——志诚君子,周亚夫——刚正君子,对古诗词的解读相对传统,哪怕是串在一起,也比较生硬,不够说服我。

我一直在想,君子之风,在五首古诗中如何得以体现?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寻求共性,一起对五首诗作了如下归纳:

问:五首古诗之间有何关联?如果要分类,你会怎么分?

学生尝试了从时间上、体裁上、内容上、情感上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写个人领域,一类写国家领域。还有个人说:我认为可以分两类,一类情感积极正面,另一类悲观消极一点。

不得不说,学生说得有道理,可我又在想:即使是这样分类了,又怎样与单元目标挂钩?这时,我想起了最近赴恩施清外听的课,陶渊明是隐居出世的代表,“退”也是一种人生选择,这不正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吗?于是在黑板上写下:

君子之道        退——守本心

学生结合后面两首诗,补充:进——思报国,忧国家…

我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

后面两首,学生的归纳总不能让人满意,我问,杜牧和李清照身上有没有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答案是肯定的,学生说,人生不如意时就写诗写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于是我找到了牟老师讨论,她给了我一个“困”字,让我茅塞顿开。

困——述以文

至此,五首古诗词与前面的文言文得以衔接,恰恰对应着孟子对大丈夫的议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关于本课教学,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诗词大意的梳理、内容的归纳、写作手法的赏析,诗人情感的归纳。我帮助解答了个别句子的意思,指导了朗读,补充了一些作者经历,介绍了一些诗人的写作风格,拓展了一些关联作品,帮助他们对诗词作了归类处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他们比我想象的厉害很多。


尤其《赤壁》的主旨突破,刷新了我的教学记录。大家纷纷觉得其他几首诗的情感比较好找,而这首却不知道想干什么,以往也确实都是我强加给他们的,这次,我没有做过多提示,用不同的轻重音和节奏重复读了三遍诗:

第一遍读完,有人说到跟战争有关,第二遍重音放在“前朝”上,有人说到怀古,然后就有人想起去年讲《贾生》时给他们说过的一句话“写古代一定是跟现在有关系才写”。第三遍,我慢读第三句,重读了“东风”和“不”这时有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知道我知道了,东风如果不与周瑜方便,那么周瑜就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所以东风应该是周瑜成功的机遇,而身处晚唐的杜牧是没有这种机遇的,他应该是想借此表达一种怀才不遇的不满”。

有生如此,人生之幸!以后的每一年,谈《赤壁》,定会想起这一次心有灵犀的课堂,这个思维活跃的学生。

阅读 11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