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陕西省丹凤中学联合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举办“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本次“同课异构”语文学科围绕部编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登高》,分别由赵兰妹老师和巩凤娜老师执教。
精彩课堂, 同展风采
赵兰妹老师的课语文味、文化味扑鼻生香,她以问题为引领,在层层递进的知识建构中,由浅入深,深入文本,由课内迁移课外,以学定教,立足于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阅读方法,学生得法之后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
巩凤娜老师的课围绕素养目标,巧妙设计情境任务,注重考教结合,轻松自然,实用有效,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养。巩老师的课堂立足于“教”,以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为主导,以高考诗歌鉴赏考点为主线展开教学,考教结合,内容充实,环环相扣。
评课议课 ,启发新思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阐释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丹凤县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张晶老师对两节风格各异的课做了精彩细致地点评。张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能够依据“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新理念设计,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内容、学情相应,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准确、合理,教学流程清晰,目标达成度高,任务活动设计科学合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充分地表达交流,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张老师对两位年轻教师的热情、专业和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语文教研组彭晓军老师认为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三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强化情境意识和对文本的研读意识,两位老师都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探究和理解诗歌文本,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研处佘建平主任为两位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同时为此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性讲话,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希冀:希望在座的青年教师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练好教学基本功,真正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同课异构”让教师们碰撞出智慧与思维的火花,在互学共研中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路径,也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本次活动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成长的平台,也为全体教师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相信在一场教与研的盛宴之后,全体语文老师定对诗歌教学有了新的思考。相信丹凤中学语文组教师将会以此次教研为契机,继续加强研修学习,苦练教学内功,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供稿||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