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成语故事分享——《掩耳盗铃》

智博幼儿托护点
创建于2023-12-15
阅读 4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它们简单有趣,通常四个字就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探索成语背后的故事。💫💫

🍄     小盆友们大家好!

    今天王老师分享的成语是

    《掩耳盗铃🔔》   

故事欣赏

春秋时候,晋国有一个小偷,去范氏家去偷东西。

看到院子里吊着一口漂亮的青铜大钟。

就想把钟偷回去卖钱,可是这鼎大钟,但是太大太重了。

他一个人怎么搬也搬不动,他左思右想。

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有办法啦!

我先把钟砸碎,然后把碎片一点点的背回去,不就行了嘛。

他高兴的拿来一把大锤子,对着大钟就砸了起来,咣当~

洪亮的钟声差点把他的耳朵震聋,他赶紧捂上耳朵。这样可不行,这么大的声音会被别人发现的。我得想个办法,小偷抓耳挠腮,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有办法了。

大钟一想耳朵就能听到,我把耳朵堵起来不就行了。

他找了两团棉花,把两个耳朵塞的紧紧的,这样子就听不到砸钟的声音啦,我真是太聪明了。

于是,他就放心地抡起锤子,劲儿的朝大钟砸去,当~当~当~,洪亮的钟声向四面八方传去。

人们听到钟声过来查看,发现了小偷在偷钟,大喊到:“抓小偷啦!”

赶来的人们把小偷当场抓住了。

小偷不解的看着大家,“哎!我已经把耳朵塞住了,明明一点儿都听不到砸钟的声音,你们怎么还能听到?”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解读《掩耳盗铃》

告诉我们的道理: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掩盖自己做错的事情,欺骗别人,其实只是在自己欺骗自己。

阅读 4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