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孟园·语文】匹夫之责 问鼎课堂——四年级语文组七单元集备

润心阁小主
创建于2023-12-15
阅读 4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能够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12月14日下午,临沂孟园实验学校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办公室开展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教研组长焦提霞老师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李博然老师对第七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解读。李老师紧紧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主题,从单元人文主题、单元语文要素、任务情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任务情境:“感动中国,百年人物”主题海报展览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这个单元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李老师引领回顾这个单元的课文。古诗三首《出塞》里的“不教胡马度阴山”,《凉州词》里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边疆将士们豪迈的决心。《夏日绝句》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巾帼英雄的誓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里少年周恩来的凌云壮志。《梅兰芳蓄须》中“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历经劫难后的欢笑。《延安,我把你追寻》感受到的是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激励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所有的内容都指向了一个核心词——“爱国心”,从无名小卒、凡夫俗子到伟人英杰都闪耀这种赤子之情,而且形成了一条贯穿古代、近现代、当代的鲜明主线。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就可以确定为“家国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人物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绘制英雄人物名片。

焦老师强调大任务是引导、统领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任务,而且是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这个单元的大任务可以有逻辑地分解为几个子任务,设计连贯的单元学习活动,建构新的单元学习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我们的大任务是什么?经过教研组集体讨论,共商子任务如下:

  子任务一,触摸赤子之心。

  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这里面有边疆将士的豪情,有李清照《夏日绝句》里巾帼女子的誓词。

  子任务二,走进“中华不振”的日子。

  学习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一位革命者的壮志,还有《梅兰芳蓄须》中一位艺术家的气节。

  子任务三,走进和平年代的追寻。

  李博然老师指出这里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听我朗诵时代精神,也就是把《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做成朗诵会,做成一个朗诵的语文实践活动,另一个是看我表述英烈故事,就是习作《写信》,通过写信来学习英烈故事的收获。这三个子任务的特点,一是围绕的主题都是爱国心,二是学习方式层层递进,从古代诗词的历史触摸,到近现代人物的一种感怀,到自身情感的抒发,形成了层递性的设计架构。基于这样的架构,姚敏敏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单元的课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课时,明确任务群主题,单元统整概览,学习古诗《夏日绝句》;第二课时,学习古诗《出塞》《凉州词》,选择一个爱国诗人,收集爱国诗作;第三课时,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把握主要内容,谋划展览内容推介;第四课时,学习课文《梅兰芳蓄须》,学习把握主要内容,谋划展览内容推介;第五课时,学习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对延安精神进行图文配解、朗诵会;第六课时,习作,给特定对象写信,姜树英烈故事,掌握书信格式;第七课时,梳理,语文园地,统整内容,策划主题展内容与形式;第八课时,汇报“感动中国,百年人物”主题展,参观点评留言。井沙沙老师根据课时设计指出,我们把一个单元按照原来大概十个课时的计划,现在把它压缩为八个课时,但是课时的压缩并不是学生学习内容的缩减,反而是意味着学生阅读交流次数的增加,因为他要不断地参与,不断地进行阅读,不断地跟伙伴进行交流,这就很好地提供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综合性、实践性、情境化与结构化的学习。

      教研组老师们的精彩发言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李相丽老师谈起了自己在教学时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教学流程的建议。其中,焦提霞组长进行精准点评,聚焦新课标任务群落实,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语文教学路上,我们坚持着,探索着,思维碰撞着,所以我们收获着。相信在这希望温暖寒冬的季节,临沂孟园实验学校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撰稿人:井沙沙

                                                     审阅人:周丽

                                                     校对人:苟永华

阅读 4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