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

零0。
创建于2023-12-15
阅读 7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2024学年信宜中学教育教学开放日暨“双新”示范校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生物科组)

      12月14日,为了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我校生物教学质量,我校举行的2023-2024学年信宜中学教育教学开放日暨“双新”示范校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聚焦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正在进行。

本次活动议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示范课展示
由信宜中学高二级黄尚勇老师和何锦兰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交流研讨、专家点评
三、学科组建设成果展示
四、主题讲座——《打造双新高校课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示范课展示

黄尚勇老师《生态系统的结构》

      本节课通过对励志园树林和励志园池塘丰富度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展示报告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用报告内容创设问题,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再以“情景—问题”的形式,层层递进,构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的模型。让学生利用生物模具,引用实景中的例子,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后以分享学生制作的生态缸,引导查阅“月宫一号”的关于生态系统的内容。

    

师生互动中

何锦兰老师《生态系统的结构》

      本节课以引导学生制作生态缸和动物园实景对比,完善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实地进行探究活动,对校园池塘和生物园中观察的生物进行归纳共性并分别归类完善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组成成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以调研成果构建模型“建构模型—完善模型—应用模型”的形式分析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渗透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堂精彩瞬间

二、交流研讨、专家点评

授课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授课思路。

      黄尚勇老师的思路是:将课本中的两个生态系统换成校园中的两个生态系统,以具体实例来学习生态系统的范围、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并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在从问题中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归纳与概括的思维;在通过相互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养成了批判性的思维;在构建组成成分的联系和食物网模型中,养成了模型与建模的思维。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在课堂中得到了发展。

      何锦兰老师的授课思路是:首先,通过课前的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课堂中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实例池塘生态系统和生物园生态系统为情景进入教学,再联系生活实例动物园以及学生亲手所制作的生态瓶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从而生成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分析池塘生态系统和生物园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行归类总结,掌握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成分以及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再完善模型,应用模型,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以及渗透学科的核心素养。

       接着,三位评课专家对以上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以下是一中集备组长对两位教师课堂的主要点评如下:两位教师的课堂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黄尚勇老师在构建生态系统组分的关系时通过学生讨论并展示,再由其他同学完善,教师总结的设计,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和质疑的能力;生物模型使学生更直观认识食物链;板书清晰展示知识框架。

       何锦兰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课外调查,充分突出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练习落实到位;用生态瓶引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评价、修正和应用概念模型来突破重难点。

砺儒中学李燕君老师的主要点评包括:
黄尚勇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以励志园为情境一例贯穿,达成教学目标,其特色有: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2.通过构建模型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3.学生为主,问题引导。

4.善于总结,聚焦学生产出。

       何锦兰老师课堂基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而设计,以三个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落实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其中比较突出的点是:

1.设置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构建模型、修正模型、应用模型。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

      信宜中学覃金芳老师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七个方面进行了点评,总结了两个课堂的共同点:

1. 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学展开课堂,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能准确科学地理解、把握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
3.教学思路设计都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4.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信宜市高中生物教研员陈茂刚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两点宝贵的建议。一是要坚持新课标的解读与落实:在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设任务、问题,让学生思考、建模。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室里的人力资源,让学生“多动”起来。

三、学科组建设成果展示

       学科主任陆萍围绕“与“生”相伴,润“物”无声”主题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内容分为4部分:

        生物科组45位老师扎根并坚守在信宜中学这片沃土上,为学校的“生态平衡”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研员陈老师充分肯定了我们科组的努力与进步,他指出生物科组是个培养基,既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老师。

       实践出真知,研讨共成长。本次活动是信宜中学生物科组不断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成果展示,为信宜中学全体生物科组老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平台,也为各校老师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加强了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同时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开展研讨,各校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主题讲座——《打造双新高校课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午,信宜中学邀请到了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茂名市教育局生物教研员傅原达老师在西三阶梯教室为大家作《打造双新高校课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讲座。

(一)一节双新课堂的设计

1.首先要知道学生会需要学什么?我们需要对课标教材研读,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学生的能力,素养落实程度

2.判断学生会不会?

3.如何突破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误区?

       傅原达老师接着结合今天早上的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结构》新课设计以及其他老师《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课设计来分析其他老师对双新课堂的设计,再根据以上的步骤对《生态系统的结构》这节课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作。接着傅原达老师再进行总结,新课设计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复习课更注重对资源整合,能力提高。

(二)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1.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

2.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相互交流

3.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材教法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4.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相互切磋交流

       傅原达老师指出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可以通过公开课的深度打磨来实现,并且名优教师更需对案例作深度解读。

(三)关于评课的方式

1.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2.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

3.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

4.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

5.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

 傅原达老师指出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四)一堂好课的标准

       傅原达老师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听授课老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等尤其是听授课教师是否有创新的地方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通俗来说就是一节好课应该是老师备课很辛苦,上课很轻松,学生课堂很忙,但有觉得意犹未尽。接着,通过《血糖平衡的调节》课例来体现以上内容,并且对这一节课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

        最后,傅原达老师进行总结,并且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做法:首先确定课题内容,全科组老师各自备课,现场随机抽一位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方案,再由导师团队诊断并做出指导讲座,全科组老师分组,组内磨课并模拟上课,导师点评指导并修改。第二天现场上课(学生抽签决定上课老师),导师现场改并现场上示范课,老师现场改课,再次现场上课,教师代表(含上课老师)谈参加活动的体会与收获,最后科组做好活动记录与反馈。

      活动最后,陈茂刚教研员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本次活动大家收获满满,圆满结束。


供图:孙琦  林琳

文字:林琳  韦娟  龙丹

审核:陆萍

阅读 7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