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4)——重游莺歌海盐场

集中精力
创建于2023-12-14
阅读 5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62年2月,郭沫若诗中有云:“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郭沫若来到莺歌海盐场后,给这块炽热的土地留下的诗咏。从他的诗中,我们洞见那个年代盐场的老军工们,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这是盐田建设者的生动剪影。 回望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莺歌海盐场,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沧桑和荣光。赋予这片土地青春的脉搏!

莺歌海盐场在这片土地上于1965年建成,历经65年的风雨。如今成长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盐场。这不是什么神力所致,而是盐务人巧夺天工的智慧造就。让人着实佩服,佩服这个时代里不知名大规划师。不知名的盐务人,那些不知名的盐务人如同沉默的英雄,他们消失于岁月的漫漫长河,却把这个盐场留下来,留给子孙后世。

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的莺歌海镇和黄流镇之间,这里地面广阔,一望无际的田野赋予这这个地方生机与活力,也是这个地方成就了莺歌海盐场的励志故事。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莺歌海盐撒,每一次的到来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坦白的说这些年走过太多的景点,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走过人声鼎沸的景区,烟火旺盛的佛教文化,,胸怀广阔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小桥流水的昨日人家。不得不说他们各有各自的美,她们的美需要你用心去感受与聆听,然而,莺歌海盐场就没有太多的民间故事,你一到这里就能感受到他的拼搏与奋斗。感受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精彩篇章。

来到莺歌海海盐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锈迹斑驳的铁轨,这条铁轨横穿而过,自南向北,是盐场运输的生命线,将其运往全国各地,通往全国人民。轨道承载着盐场人们的责任与使命。漫步在铁轨上,你能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奋斗与汗水,透过这条铁轨能窥视那段历史的坚韧不拔精神,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历经数十年,一代接着一代人的努力,不得不说这是平凡的伟大。每每回看到这个这段岁月,盐务人员从业者是如此的骄傲与无上荣光,他们赶上建设国家的重大决策,赶上建设国家的班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铁轨周边,野花野草破土而生,他们没有因为环境的艰难而自暴自弃,看似柔弱无比,实则坚强挺拔,好比盐务人的精神。

铁轨在厂房中直穿而过,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盐巴都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厂房略有破损,但是这个厂房能够见证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峥嵘,走进这个厂房,厚重的墙壁带有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感,赋予这片盐田的生生不息,承载着时光的深度与长度,更寄托它特有的深沉与沧桑。给予人们更多的责任与奋进。好比当年的中国遭受各方势力的影响及百废待兴,只有挺拔坚韧,勇往直前。

透过破损的厂房,目光不禁停在那段历史的艰苦奋斗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它的建筑风格与构造。彰显着泱泱华夏的大国风范,彰显着华夏儿女的奋斗与前行,那代人不愧于国家不愧于人民不愧于自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演绎着什么是奋斗的精神。犹如不巧的丰碑。

墙壁上挂着乐东县的文物保护,他已经不再是厂房,而是散发历史的意义,那一座一座不可被岁月洗礼的文物,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一个时代的印记不会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被磨灭,相反,它会因为岁月的推移彰显它的价值,稳定国民,稳定军心,永恒的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走在机耕的盐田,看着脚下的盐田生成的整个过生,想想我们整天是的食盐,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最初的形成和成形新生的整个工艺。在微风下,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味道,充斥在岁月的漫漫长河中。那历史的味道,伟大的味道。




不远处的灯塔,不远处的晚霞,点缀着整片盐田颜色的颜色,画面如此华丽,赋予劳动者最美的容颜。

美,我们通常在课本上电视上说了太多,只有在莺歌海盐场上你才能身临其境感受最美的劳动。

机耕道的边上还有不同的雕塑,都是劳动人民的劳动的样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可敬可爱的微笑,昂首阔步的向前走,他们或许觉得辛苦,或许觉得是一种荣耀,他们的心装的不仅仅自己而是国家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在国家建设的这段历史他们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智慧与结晶就像边上的堆满的盐一样,晶莹剔透,从不浑浊,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改变它原来的样子。

骄阳烈日不停歇,风吹雨打往前行。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感谢所有为国家贡献的人,你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阅读 5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