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讲堂】师生吟诵经典 传承朱子文化——延平区迎宾实验小学朱子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副本)

嗷呜~
创建于2023-12-14
阅读 3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物简介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云谷老人等,谥号“文”,后人尊称他为朱文公。朱熹上承孔孟,发扬二程,由此形成“考亭学派”(即“闽学”)。他的《四书集注》是元、明、清科考的标准读本,对中国文化产生莫大的影响;朱熹集北宋四子之大成,集传统文化之大成,他在考亭创立的“闽学”走出国门,远播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又于近代传入西方,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说。朱熹既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诗人。

朗读者

延平区迎宾实验小学 王紫莲

教育格言:用爱之光照亮孩子的生命

延平区迎宾实验小学一年三班学生 叶一湉

读书格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鹅湖之会

       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与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学派进行的一次学术辩论会。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

       陆九渊是象山学派的创始人,与朱子融合吸收禅学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不同,陆九渊是将禅学思想直接掺杂在儒家思想中,所以朱陆二人的学术思想完全不同。朱子鉴于当年沉迷于禅学的教训,很怕陆九渊的学说会贻误后生,所以在给吕祖谦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他的担忧,只是遗憾不认识陆九渊,没办法当面提醒他及时纠正。

       吕祖谦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治学方向多倾向于史学,体现一种宽宏函容和兼容并蓄的精神,他认同朱子的学说,而对陆九渊的学说有所保留,所以极力想促成朱陆二人的相会,以纠正陆学之偏。于是,吕祖谦出面邀请朱陆双方于鹅湖寺(今属江西省铅山县)会面论学。

       鹅湖之会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即通过何种方法完成个人的道德修养。朱子认为,要通过“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即必须要多读书多积累后才能豁然开朗;二陆则认为必须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陆两派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论辩期间,有时吕祖谦不得不出来调和双方的矛盾。虽然最终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但鹅湖之会却为学术史上不同学派间平等开展论争树立了典范。

       朱子借水流、地势的分异和源头的合与同,来说明学术探讨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切磋交流、借鉴吸收。

       之后,朱子和陆九渊、陆九龄还经常书信往来论学,一开始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但学术观点上的不同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转机发生在二陆的母亲去世时。兄弟二人因不了解丧礼的仪式,于是向朱熹请教。朱子作书予以解说。在信件来往中,陆九龄率先觉察到先前所主张的不读书、废讲学而专悟本心的主张有偏差,逐渐转向了朱子的观点。而到吕祖谦在信中说的“幡然悔悟”完全转向朱子时,已距离鹅湖之会过去了近四年。

阅读 3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