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淡淡,教研浓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为践行新课标跨学科学习理念,积极探索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融合课程,2023年12月14日上午,在高新区(新市区)教研室的组织安排下,由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中学(131中学)理化生教研组汇报《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思考》—核心素养下跨学科培养生命价值观。基地联盟校理化生三科老师在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参加此次研讨,高新区(新市区)教研室挂职副主任刘晓云老师、物理教研员田芳老师和化学教研员刘志军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也得到乌市第56中学周俊芳校长和教研室李敏敏主任全力支持和推荐,为三科融合教学提供良好平台。
教研主题
第一项由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中学(131中学)理化生教研组组长张丽老师进行整体分享,56中理化生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标时讨论发现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同点都是基于学生生命安全,从而产生共鸣。基于此,本次汇报主要以火为主题,在三个学科中进行跨学科知识点的融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展开研究,落实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火灾形成原因及灭火原理
第二项由化学备课组西仁娜依·夏吾开提老师,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分析了新课标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在教材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并着重讲解在课堂中如何培养生命价值观,通过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能力线,四个方面认识燃烧条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灭火自救,并通过延伸性的作业使学生通过课后制取简易灭火器等家庭小实验,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化学学科作业设计成果展示
——自制灭火器
物理学科——电路着火以及用电安全
第三项由物理备课组胡志强老师通过电气化火灾这个情境,讲述电气化火灾的起因,从物理学科讲解涉及的原理,并对如何逃生自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电气化火灾主要涉及到物理学科中质量与密度,物态变化,电学方面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知识点,通过手机电源,空气开关等情境学习,让学生获得如何预防电气化火灾,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物理学科作业设计成果展示
——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向家长普及家庭安全用电知识
物理学科作业设计成果展示
——电路短路着火
生物学科——急救原理
第四项由生物备课组徐越越和姚芳老师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从生物学科的角度出发,学习关于心脏,肺,呼吸等对应的知识点,展开进行自救,急救,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黄金抢救时间,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的频次,从而实现急救。通过在课堂中的实践,使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现场教学进行心肺复苏:
生物学科实践成果展示
——教师及学生心肺复苏展示
活动现场也有老师积极参与,进行心肺复苏的模拟实践
预防火灾,敬畏生命
跨学科教学成果展示
——由学生拍摄的电气火灾灭火及自救宣传片
教研员总结
化学学科教研员刘志军老师强调: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的研讨永远不能一个人战斗,今天看到了56中学的理化生组共同准备,共同付出感到非常欣慰。三个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核心素养相似,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相互依托,是很好的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学科联合虽然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是能够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中处处有教材,老师们更应该把眼界放宽,展示生活中学生能感知到的素材,鼓励学生真实的学习经历与感受。
新市区教研室挂职副主任刘晓云对活动进行总结:跨学科要培养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高阶思维,扩展时间空间,拓展眼界思维。努力打破学科边界。同时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实现二者的融合与落地。跨学科项目的设计不仅要依据课标,还要提炼出相对应的项目目标。跨学科项目的设计要有聚焦点,目标要小而具体,不能贪大贪多。重视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目标,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去表达交流。教师要有周全的规划,但是重在实施,一定要大胆的做,发挥团队的力量。
本次跨学科教研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再次尝试,是认知到实践的过程,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
未来的日子里,老师们会针对目前实施过程中的情况积极反思,及时调整,进一步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方法关联,从强调学生知识培养转向跨学科技能和概念的培养,探索多样化的学习实践,为学生搭建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空间。
图文编辑:程麒 李敏敏 袁也
初审:张丽 李敏敏
复审:陈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