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抚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毓”课堂小学音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文化和国界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带给人们无尽的愉悦和感动。12月8日上午,抚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毓”课堂—小学音乐在毓泰剧场成功举办。我校音乐教研组长邓启婧老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抚州市音乐名师郭晨老师及高新区各兄弟学校专家,教师莅临观摩。

  邓启婧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送别》,本堂课是唱歌课。邓启婧老师带着学生回忆离别场景及古诗词,观看电影《城南旧事》片段,营造课堂氛围,通过帮助自己和多年未见的朋友完成观看《送别》合唱演出的心愿开始了本堂课的教学。从朗读歌词、发声练习、高低声部的学唱到歌曲完整合唱的展示以及了解学堂乐歌、李叔同,最后邓启婧老师希望同学们珍惜师生情同学情,为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在纯音乐《送别》中结束了本堂课。

  课后,邓老师简述了教学过程。胡榕芳校长根据“学、教、练、展、评”五个环节阐述了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各专家、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

  市音乐名师郭晨老师从新课标的四个教学目标展开讨论。他认为在最开始导入时,学生所回答关于送别的古诗,老师可以更深入地引导,而歌曲的三个部分可以有不同的情感,不全是忧伤的感觉。课本上的配画非常合适,它们不仅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还为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这些配画不仅丰富了课本的内容,还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生动。分析歌曲时,在一字多音处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丢失物品的心情,用抽泣的感觉唱引导学生能够唱得更准确。

  市学科带头人王国良老师认为在发声练习时可以用歌曲的部分旋律进行训练,学生能够建立二声部的概念。在单独唱高低声部时,老师需要和学生唱不同的声部,学生对自己声部音准能够得到更好的把握。

  梦湖学校音乐教师罗彦老师认为应注重学生的舞台表演,不仅关注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表现力,还注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将文学和音乐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本次毓课堂充分展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邓启婧老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歌曲的氛围中掌握了音乐知识。同时,各位专家和教师的点评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参考。这些点评不仅肯定了教学中的优点,还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