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

共读活动

北蔡高中 崔辉
编辑于2023-12-14
阅读 6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7日,在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张琼文老师的主持下,由莲溪小学徐雨婷领读《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第七章《学校本位发展教师评价素养》第二节:营造评价文化与环境,由莲溪小学李咏梅老师作点评。

    领  读

    一、培养评价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内发生着范式的转换,从心理测量学范式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范式,随之而来的是两种范式所代表的文化取向也开始发生转变,即从考试文化转为评价文化。这一转变可以从评价任务的真实性、测量方式、评价对象的综合程度、认知维度、与学习过程的关系、评价职责、评价取向七个方面体现出来。学校具体可以采取一下四个步骤:第一步、确立一种新的评价理念;第二步、制度化新的评价理念;第三步、建立平衡的评价体系;第四步、实施平衡的评价体系。

  二、创造支持性的评价环境

       一所学校的评价环境好坏与学校所宣扬的文化、教师的评价观、教师间的人际氛围以及学业评价可用的物质资源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从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两个方面来讨论学校的评价环境问题。

      从人文环境角度看,受考试文化的影响,教师在评价方面的人际关系显得紧张。在外部评价问责的压力下,教师为提高自己班级学生的成绩、常常不与同伴交流评价经验,甚至隐藏一些好的做法,谈不上评价智慧的共享与评价过程的合作。在这一方面,学校需要利用习俗的力量促成教师专业发展。        

     从物质环境方面看,学校要为教师实践评价提供必要的可供支配的物质资源,尝试建立一个课堂评价服务中心,集研讨,技术支持、信息获取等功能于一体,为教师的专业学习、评价实践提供方便。

    三、提升校长的评价素养

      校长的作为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甚至他的言行与处事方式都会影响学校成员的行为,因此在建设评价文化与环境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特别重视校长在评价方面的能力,使其具备必需的评价素养,以期在评价改革中发挥领导作用。校长是学校评价素养改革推进的的领导者、管理者、交流促进者,应当具备多维度的评价素养,能够有效地指导学校的教学评价与进行教学评价管理。同时,校长应当对一切不利于教师发展评价素养的障碍具有敏感性,及时扫除这些来自于个人、制度、社区三方面的障碍,建立支持教师发展和塑造教师评价实践的共同体。

    点   评

      莲溪小学的李咏梅老师,借助其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个人经历,深入剖析了过去二十年评价能力的转型历程。李老师回顾了自己对“教学与评价一致”这一教育理念的初次认同,这一观点源自于她对一名市教研员在语言交际课堂上的评价方法的观察。特别是教研员在课程结束后,通过真实情境的应用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礼貌用语”。此外,李老师还讨论了评价方法的演变,从最初的单一形式转变为更加细致的学生表现记录本,以及绿色评价指标的引入,标志着评价方式的显著改进。

      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张老师同样指出,李老师的观点与我们从书本中了解到的教育评价改革理念不谋而合。张老师提到,尽管多数学校在实施教师评价素养的校本化过程中面临挑战,但书中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指导教师及时调整自身实践。同时,这些理念也能与学校的其他项目相结合,为推动整个学校的评价素养提升找到有效的切入点。

阅读 6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