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乐高积木》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王宬然
年龄段:中班
观察教师:丁霞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
而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种游戏类型。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乐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手做",让孩子们在乐高世界中体验"做中学","玩中学"的乐趣,
有助于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自信和成就感。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在建构区我们投放了很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乐高积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主要场所。在建构区内,幼儿动手动脑、发挥想象,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建构游戏中,王宬然沉醉在创作之中,搭建好的建构造型有泳池、滑梯、大树等,一件件独具心裁的建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玩中做,从做中学,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与情感,并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成功。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乐高桌上每一次搭建,孩子们回忆自己见过的实物,到用积木表现出来,中间亦相差十万八千里。所谓看事容易做事难,真正开始做,才会考虑各种细节,在做的过程中补全想象中缺失的部分。再按自己的心意进行修改。
这中间,考验、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锻炼孩子的提取事物特征的能力,提供在虚拟中改进作品的能力。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一)教师要成为一个观察者
教师的任何一次教育行为都应该是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做出来的。因而每次结构游戏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摄像、照相、观察记录表等形式如实地记录下幼儿的行为及语言。在充分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及时的回应,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师要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的适度参与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有效地推进幼儿的发展。而和幼儿一起玩,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则是教师指导幼儿建构技能较好的方法。
教师的有效支持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结构游戏当中,有效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