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江汉九年级教研活动简报

用户18807151
创建于2023-12-14
阅读 9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挖掘学科链接点 践行协同育人观

--江汉区九年级英语组教研活动

期中以来,江汉区各个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元月调考,而高效课堂是成绩提升的基石。2023年12月13日下午,江汉区新课标初中英语学科融合展示研讨课在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在英语教研员涂瑞志、陈冕老师的指导下,张炜凌老师,冯思佳及李玲君热情参与,本次活动主题明确,内容饱满,涵盖了听课,专题研讨等环节,讨论了“双新”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促进了老师们对于学科融合的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

一,走进课堂,以教促研

首先由常青树实验学校张炜凌老师现场授课,内容为九年级上册第9单元“Sad but Beautiful”中的阅读版块。张炜凌老师在授课中流程清晰、设计新颖、活动多样,各个环节异彩纷呈。本课时以“导入,三张导图梳理文章,复述,批判性讨论,以及迁移创新广告活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开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首先是导入环节,以猜乐器游戏开始,活跃课堂气氛,并播放二泉映月的片段,让同学们初步感知音乐的“悲伤韵律”。接着通过问学生这个音乐片段的歌曲名、演奏者、学生对阿炳有哪些了解以及听完这段音乐的感受步步推进,以此达到激活学生对于阿炳的相关旧知。告知学生这个曲子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原因是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然后进入文章的学习理解环节,首先匹配文章大意,然后从作者的感受、阿炳的经历、以及阿炳的成就依次以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进行推进,并且读中引导学生运用supporting details这个阅读策略,最终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结构化知识。同时,在第二段了解阿炳的生平中,渗透历史学科,分析阿炳的苦难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动乱的时代,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二,研读课标,探究写作

常青树实验学校冯思佳老师从“What--什么是学科融合?Why--为什么进行学科融合?How--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学科融合?” 三方面分享了学科融合理论学习心得。讲述了学科融合强调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多门学科融会贯通,交叉渗透进行综合化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强调英语学科融合可以弥补学校分科教学的不足、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引导学习方式变革,最后阐述了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学科融合的具体实施步骤。
随后,天门墩李玲君老师分享了“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探索”,讲述了在英语语篇教学中贯彻学科融合的思想,课前,教师根据语篇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挖掘语篇中的学科融合点;课上,教师针对学科融合点作适当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理解语篇内容;课后,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兴趣的指引继续探索。学科融合为语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在提升学生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思辨素养。
三.共同研讨,大胆尝试
    随后,陈冕老师结合张炜凌老师的融合课以及冯思佳老师和李玲君老师对于融合课的思考,和在座老师们一起探讨了学科融合课在具体操作时的方案。老师们在思考学科融合课时要深入分析单元内容,寻找学科链接点,体现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性。老师们要尝试解决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阅读目标。例如:本节课语篇标题 Sad but Beautiful ,那么这节课设置活动的任务可以是寻找音乐的力量或者探寻生活之苦与音乐之美,因此进行情境创设时可以向外国同学介绍中国古典乐器或用英文写一篇介绍中国古典乐器的文章投稿 ,因此活动一通过阅读2b文章及拓展语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并归纳二胡艺术家阿炳的生平,活动二通过二胡音乐赏析感知并讨论阿炳面对生活贫困、身体病痛时,所演奏的凄美音乐反映出内心的柔软、丰富、坚定和渴望。活动三可以总结二胡音乐的特质及给人的感受:凄美、坚韧、力量。活动四迁移到其他乐器的赏析:大鼓、唢呐、笛子等,优秀的艺术家代表及作品赏析或者相关拓展阅读。或者迁移到外国乐器的赏析,哪些乐器能够典型地代表某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精神和品质,从而进行跨文化比较。活动五完成介绍中国古典乐器的口语! 作任务并展示。陈冕老师的论点让现场老师醍醐灌顶,收益匪浅。
四.结语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整个过程热烈而融洽,真正起到了研讨的实效,实现了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更加促进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和区内各学校的优势互补。相信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江汉区教研活动会越来越精彩。

编辑:吴小敏 冯思佳

审稿:陈冕

阅读 9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