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会邀请了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斯琴高娃,海南省工业学校高级讲师李勇,海南中学正高级中学教师叶小婙到会指导。
三位专家莅临指导开题论证工作
课题主持人蔡建东老师进行汇报
首先,课题主持人蔡建东老师由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声乐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教学思考与探索,并基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为出发点,以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课程体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通过明确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探索实施机制让学生成长,达到育人效果,为其它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课程体系提供某些方面的思路和经验。
其次,蔡建东老师及课题组成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归纳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旨在以六个教学模块展开教学,课程结束后均以歌舞与文字解读相结合的舞台展演形式呈现,并最终编辑成册出版发行;从学生专业学习心理状况和学生对《舞台表演》课程需求二个维度设计问卷调查,根据实证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建议,以期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弘扬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与评价量表,以期提升课程质量,为推广优秀且经典的音乐文化,永续精神血脉。
论证过程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仔细聆听,认真研读和探讨。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斯琴高娃
海南省工业学校高级讲师李勇
海南中学正高级中学教师叶小婙
专家组对照课题申请书,对开题报告文本进行审阅,论证会现场听取汇报,并在充分交换意见的情况下对课题研究方案提出以下论证意见和具体建议:
本课题通过建构音乐舞台表演课程体系,充分挖掘优秀作品的内涵及其育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表演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意识;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人民大众,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该课题具有时代价值和育人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课题体系框架要有逻辑,将课程内容按照“国—家—长征—军旅—老师—古诗词”逻辑编排更合适。课程教材中的作品要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体现作品内涵挖掘育人价值。可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实践平台。
课题名称《舞台表演》范围过于宽泛,建议改为“课程思政”与“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音乐舞台表演》课程建构实践。预期成果建议增加课程实施规划纲要,规范课程建设。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量表,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开题论证会结束后,课题主持人与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