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传统文化  乐享趣味童年”❄️——五工台镇中心幼儿园观摩交流活动

用户18797238
编辑于2023-12-14
阅读 26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推进幼儿教师发展的窗口之一,也是助推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抓手。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五工台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班本特色课程分享交流活动。

环境观摩

         各姐妹园的老师们对我园楼道环境、班级特色墙面、主题墙、班本课程、幼小衔接墙面进行了观摩。

         我园教务主任王美琪对幼儿班本特色课程及建构区、美工室、图书室进行了详细讲解。

课程起源

  小班班本课程《我们的“菇”事》课程起源:我们与福建古田实验幼儿园进行手拉手活动,在视频活动过程中,福建古田实验幼儿园小朋友提到了种植蘑菇的趣事,我们小朋友对蘑菇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兴趣。兴趣通常是引起幼儿对事物探究的基础,一场秋雨过后,树林里长出了蘑菇,小朋友们对蘑菇进行了讨论。面对幼儿如此浓厚的兴趣,基于此,老师决定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对蘑菇进行一次深入的探究。

01:49

  中班班本课程《国粹京剧》课程起源: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了“爱祖国”的培养目标.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传承国粹京剧尤为重要。然而我们班幼儿对京剧接触机会很少,对京剧都比较陌生,因此对京剧充满了神秘感;为弘扬传统艺术、传   承国粹经典,我们班坚持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与传统文化--京剧亲密接触。

01:19

  大班班本课程《“泥”好啊》课程起源:幼儿园组织孩子去"寻找秋天",我们去了五工台小学的葫芦园、中渠村的蔬菜采摘园,在出发前幼儿自发的准备了放大镜、容器、铲子等。孩子们对泥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了一些泥巴,有小朋友说葫芦园的泥巴都干了,葫芦为什么长得这么好,我们班里的植物角泥巴干了,大蒜就死了。通过幼儿的对话、发问,我们一起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寻找泥土。通过孩子对泥土"挖一挖、闻一闻"的方式又发现泥土里的秘密,泥土里面有树根、蚂蚁、蚯蚓、石头等。

01:53

特色班本课程汇报

  王小丽老师对小班班本课程蘑菇《我们的“菇”事》、刘宏芳老师对中班传统文化《国粹京剧》、甘紫薇老师对大班泥工《“泥”好啊》以ppt的形式进行了汇报。

研讨交流

  各姐妹园老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研讨:1. 谈一谈您对本次活动的建议、怎样组织实施特色课程。2. 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课程再审议讲座,你认为如何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

各园领导点评

书记、园长总结

         陈园长提出:通过此次活动中大家对我园特色课程的看法、认识和见解我园将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和提升。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课程再审议讲座、《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学习,让我们老师更加有信心有方向去开展班级特色课程活动,我们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一起研讨交流提升课程游戏,相信我园园本特色课程将会更扎实有效的开展。

  张书记:教师的成长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给教师一个平台,相信我们的教师是有能力有潜力的。通过我们要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创造能力和基本功过硬和业务强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结束语

  课程的实施要始终围绕兴趣与问题展开研究,课程反映的是教师、幼儿之间真实的学习、生活的探索,只有追随孩子展示自我的班本课程才是最适合孩子的。

         通过本次班本课程分享展示活动,相信老师们对于课程有了新的思考,也相信在此次活动之后班本课程将成为五工台镇中心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文编辑:冯露萱、刘丽、张晓倩

信息审核:陈晨(五工台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信息终审:张丽(五工台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

阅读 26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