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校地理学科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地理教研组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展示课活动、评课活动、宜春中心教研活动学习分享。
一、展示课活动
12月 13 日下午,青年教师杨影为大家带来《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公开展示课。
杨老师就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一则节水宣传的公益广告,从介绍地球的水资源现状,循序渐进,通过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将教学课堂落脚于“珍惜每一滴水,共筑秀美家园”,点明人地关系应走向协调发展。整堂课内容充实,重难点突出,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体现阅读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
二、评课活动
学而思则学因思而益精,思而学则思因学而有据。展示课结束,杨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难点,接下来各位听课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何青萍老师说:“本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氛围活跃。”随后,唐水清老师说:“杨老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把握较好,知识点内容全面,不足的地方是课件有时候翻页太快。”接下来,章薇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堂课内容充实,教师利用小组得分制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踊跃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高。但是在讲到河流径流分布的部分时,可以适当深入讲解。”何紫钰老师说道:“本节课的优点是课件图表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且举例丰富,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是课堂伊始授课语速过快,略紧张。”徐阳老师详细地指出了本节课的优缺点:“在这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高,杨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抑扬顿挫。不足之处在于课件制作拼凑较明显,流畅性不强。板书设计不够完成,可以提前写好。”最后,熊景辉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首先本节课总体来说,内容翔实。其次利用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引导学生产生两者的联系,加强理解。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子和水库的作用联系起来,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内容过多,建议安排两个课时讲授。其次在列举方面,可以多运用经典的图片分析,不能一味求多。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堂较为成功的展示课。
名师们指出课堂的亮点和点明关键问题所在,为地理课堂的进一步提质和年轻教师的发展提出建议。
三、宜春中心教研活动学习分享
首先,甘展峰老师就《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专题开展了经验分享。甘老师分析了考情,在讲到农业区位因素时提出建议,指导学生通过“口诀记忆法”加强知识点的背诵。在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何去区分一、二轮复习?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徐老师指出一轮复习覆盖面广,只要帮助学生构建正义的知识框架;二轮复习注重专题的复习,针对性更强。其次,甘老师还对区位的概念、气候的生长期、四季的温度对农业的影响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享。
徐阳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三个有趣的实验,直观地展示了蜡烛燃烧、旋转纸杯、冷却下沉三种现象和地理原理的关系。徐老师总结道:“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产生的数据或者现象进行的科学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良,再次实践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实践中改良,在反思中进步,这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理念。”
熊景辉老师针对《地理原创试题》这一专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享与研讨。首先,熊老师从试题编制原则、命题依据、题型分类,功能设计方面进行分析。选择题命题原则分为结构、原则、题干要求等,并且越来越倾向于陈述题干,避免填空。材料主观题的命制要求要注意公平性,并总结背景材料越长题目越多这一规律。最后,在教学方面,熊老师提出要以相关知识为基础,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想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育之道,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教学之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明方向。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引导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让老师们地理教学的实践和方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启发。
图片 何紫钰
编辑 杨影
审核 李明和 熊景辉
监制 陈绍平 钟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