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共享,领航致远——2023年横州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集团化办园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 (横州市横州镇大竹幼儿园专场)

用户18748161
创建于2023-12-13
阅读 29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一种缘聚叫帮扶

有一种学习叫成长

有一种引领能致远

相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

有你,有我,有大家。

依托横州市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培训项目,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增强职业信念、强化乡村教育情怀;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实践;掌握教育方法技能,落实保教融合;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送教团队到我园开展集团化办园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

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刘杰园长、陈偲副园长

横州市教育局基教股苏丽梅副股长

横州市教育局幼教专干黄桂琴老师

横州镇幼教专干梁崇蓉老师

横州市莫芳名师工作室成员、横州镇公民办幼儿园教师280人。

领导致辞

         苏丽梅副股长的精彩致辞,情真意切,言语之中为我们传递了满满的力量,这是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同助力教师成长;学以致用,共同提升,方能教以致远。

专家引领

《践行游戏精神,优化“巧精灵”课程的思与行》

  上午的专题讲座由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刘杰园长进行分享。

刘杰:现任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6年,担任园长25年。她是一位充盈着教育理想,洋溢着挚爱与智慧的教育工作者,以爱心育幼,以慧心执教,在南宁市、自治区幼教界有较高声望,先后荣获宋庆龄教育奖、广西特级教师、南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宁市教坛明星、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南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宁市先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带领幼儿园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城区级奖励200多项;多次担任自治区、南宁市示范幼儿园评估、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任务和承担自治区、市、县级师资培训等工作;有20多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市级奖励;培养南宁市教学骨干6人,指导教师教学竞赛多次获自治区一、二等奖,南宁市一、二、三等奖;相继培养8名青年骨干提拔到领导岗位。

专题讲座中,刘杰园长从品“巧精灵”文化,悟“巧精灵”课程,思“巧精灵”课程改革这三方面介绍了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的办园思想和课程架构。

一、品“巧精灵”文化。简单介绍了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的办园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巧美校园、巧和家园、巧导学园、巧学乐园、巧护稚园,用“巧学、巧研、巧导”的方式,搭建一座让幼儿通向童真世界的桥梁,让幼儿在真环境、真游戏、真生活中“巧玩、巧言、巧学”,在自然探索、自然浸润中自信盎然,成为心巧、智巧、灵巧全面和谐发展的“巧精灵”,创建“巧+N”特色课程的高质量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二、悟“巧精灵”课程。通过三个阶段的源于生活、行于园本、基于游戏的生活化园本主题活动课程实践研究,构建了“1+N”共性与个性融合并行的生活化园本主题活动内容体系和课程基本框架,总结形成主题环境创设与区域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三、思“巧精灵”课程改革。课程与游戏是合一的、整合的关系;课程可以弥补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不足;游戏与课程可以相互成就。在实践中如何践行游戏精神化园本课程。刘杰园长提供四个支架,支架一:幼儿园空间的自主化;支架二:弹性作息时间制度,重视时间对幼儿持续活动的支持;支架三:“安吉游戏”园本化;支架四:审议课程方案,提升课程适宜性。

讲座伊始,刘园长从“小水滴”融入一张孩子的笑脸的园标说起,娓娓道来品“巧精灵”文化、悟“巧精灵”课程、思“巧精灵”课程改革。通过园本主题活动《蛋糕》、小班艺术活动《我自己》、大班语言材料《看图说话》、小班益智材料《小兔子拔萝卜》、大班语言活动《巧拼姓氏》、中班园本主题活动《探秘的虫虫》、小班园本主题活动《有趣的滚动》以及游戏案例《我们的滑滑梯》,让我们看到一路巧玩一路成长的孩子们和丰富的课程文化。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思与辩》

  下午的讲座由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陈偲副园长进行分享。

陈偲: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副园长,从事幼儿教育14年,曾获南宁市优秀教师、南宁市青秀区“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参加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赛获自治区二等奖、南宁市一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参赛获自治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南宁市和青秀区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指导教师主持课题研究,课题获南宁市、青秀区立项。在工作岗位中,勤于思考,乐于专研,现主持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B类课题《基于“安吉游戏”精神,安吉游戏园本化的实践研究》、南宁市“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A类课题《基于“安吉游戏”精神,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所撰写论文多次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南宁市一等奖。

  自主游戏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把游戏权力还给孩子。坚定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的信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关注环境材料,优化游戏需求满足;调整作息时间和场地更换频率,保障持续游戏的条件;形成“巧娃游戏”模式,支持儿童深入游戏。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自主游戏的认识不断更新,从无游戏到假游戏再到真游戏,自主游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我们越来越明确游戏对幼儿发展的贡献。自主游戏中要做到放手,但不等于放任。陈偲副园长结合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探讨什么是自主游戏,教师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自主游戏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四个观念:

一、教育观: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追随儿童的需要,支持儿童的想法;支持儿童探究、试错、重复能行为;教育不仅仅针对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 应为儿童的一生奠定基础。

二、儿童观: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儿童是独立、完整的社会个体,有自己的尊严的情感需求;儿童是特殊的人,其人格和权力应受到保护;儿童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主动发展的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

三、课程观:“一日生活皆课程”;儿童的兴趣需求是课程内容的生长点;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内容的挖掘基点。

四、游戏观: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发的去功利化活动;游戏是愉快的、会带来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

总结

莫芳园长进行活动总结:

        莫园长从两位园长的分享中总结回顾安吉游戏的五个关键词:爱、冒险、投入、反思、愉悦。这五个关键词呈现了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愉快场景。在实践过程中,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形成了自己的巧玩模式:畅想计划、自主游戏、记录表征、讨论提升。这些游戏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鼓励幼儿开展游戏的同时,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四个一”,即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时间,一个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一次表征,一次集体回顾。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的用“巧学、巧研、巧导”的方式搭建一座让幼儿通向童真世界的桥梁,让幼儿在真环境、真游戏、真生活中“巧玩、巧言、巧学”。

参训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天,从两位园长身上感受到了名师、名园的魅力,全园上下致力于打造洋溢童真童趣、充满关爱的环境文化,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充分体现“自然、自主、自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培养“心巧、智巧、灵巧”全面和谐发展的“巧精灵”,她们倡导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游戏观真的是共融共享,领航致远,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借助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刘杰团队的精准帮扶,我们将行知行为,精耕品质,为横州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前行。

编辑:谢海梦

摄影:覃浪鞠、黄子松


一审:黄梦华  一校:陈嘉媛

二审:雷春嫦  二校:韦岚岚

三审:莫芳     三校:宁慧宇

阅读 29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