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增进集团化学校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携一抹初冬的微凉,揣一腔对教育的热情,钟小集团全体二年级语文组老师在朱明副校长的带领下,于12月12日清晨相聚在钟小本部四楼录播教室开展二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由钟小本部二语组的苏艳老师和胡文丽老师就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一课进行展示。两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师生承载,不同的教育智慧,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精彩课堂 “同展风采"】
苏艳老师以“感受雾的淘气”,“寻找雾的踪迹”,“雾带来的景色的变化”三大任务为驱动展开教学,并搭建表达支架,引导学生感受雾的“淘气”,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学生带来一节扎实的语文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苏老师扎扎实实完成了第一课时“识字”“认字”写字“的教学任务,通过借助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式让孩子们体会识字认字的快乐;结合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读好雾孩子说话的语气,感受用不同的语气读课文的快乐。她层层深入,娓娓道来给学生带来了生读有趣的课堂。孩子们也在苏老师的引领下,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智慧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着。
胡文丽老师则通过水是个小魔法师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引出“雨字头”,进而引出今天的主角“雾”,让孩子们感知雾的特点。然后趁热打铁,带孩子们进入雾的情境当中。她在教研组单元集备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教材,主要围绕雾孩子说的话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语气的朗读来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最有亮点的是这节课胡老师让孩子们借助语气词“哈哈、嘿嘿、嘻嘻、咦、哦”和动作的帮助,读好雾说话的语气。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体会雾的淘气,感受雾的顽皮。以声传意,以声传情,边读边思考,在读中加深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读的兴趣和习惯。
【评课议课 ”异”启心思】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说亮点,提建议,为打造更高水平的课堂献计献策。
钟一小封莹老师
苏老师在执教《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层层推进由字到词,利用小老师带读、开过车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在课文中进行说话训练时,苏老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以阅读为主,通过巧妙的活动和引导,培养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更敢于表达。在指导书写时,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个汉字的特点和重点笔画。通过学生的书写对比,让学生把字写得更美观更标准。
钟一小 田娇胡老师
胡文丽老师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充满了活力,整个课堂也十分轻松,常常有整齐的读书声、老师的表扬声,学生精彩的发言声。胡老师有趣的PPT,亲切的语言、课堂的小口号、小游戏都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十分有趣,值得借鉴和学习。
三里坡西周千千老师
胡老师语言温柔亲切,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导入新颖有趣,并且还联系了第一单元的课文《我是什么》,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同时周老师也提出一个小建议,就是在同学们回答有哪些两个字意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时,可以适当板书,方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填空练习,完成以后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加深印象。
三里坡西胡慧老师
苏老师做到了关注课题,课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更容易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兴趣,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培养学生读好问句的能力训练。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那就更完美了。
三里坡东张智涛老师
苏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第一课时进行了评课。在整体上,她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很兼顾。以下是她发现的优点和建议:首先,苏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满足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其次,苏老师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根据文本语句在表达方面的特点,结合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语句进行说话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后一点小建议,在教学中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本部张颖老师
胡文丽老师充分理解教材,主要围绕雾孩子说的话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导入有巧思,识字有方法,课件有新意。
本部邓泽颖老师
苏老师的课本课是以问题为导引,训练为中心,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中掌握,练中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思想。识字教学扎实,注重句子训练。写字教学:巩固两姿规范的习惯。一个小建议:在本课让学生提前熟悉默读,默读的方法和要求学生们还不太熟悉,建议在要求默读时同时出示默读要求。
明德 周苗老师
胡老师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课堂活泼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特点。胡老师把雾说的话作为指导朗读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和结合“哈哈、嘿嘿、嘻嘻”等语气词,充分利用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有一点小建议,在听课文,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环节,学生回答出“淘气”之后,顺势板书贴“淘气”会更及时一点。
【名师点津,促进成长】
本部二语组马超君组长对两位教师不同的风格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苏艳老师从导入到整体感知到三四自然段教学和生字教学的各部分时间安排合理,胡文丽老师整堂课氛围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方面,马老师指出教师应该关注文本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读清楚弄明白文本之后结合二年级学生直观思维的特点给扶手从而引发思维想象和讨论最后呈现出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再去进行设计。
朱明副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前准备及课堂呈现。她指出两位授课老师课堂各具特色,有“料”,有“趣”,更有“效”和“笑”。虽一动一静,截然不同,但课堂都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朱明副校长也对全组青年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做到收放自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既有安静思考,也有着朗朗书声,更有着思维的碰撞。其次,朱明副校长也对全体二语组老师提出一、要重视板书,青年教师应该用书写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二、课堂上应有效使用PPT,使课件服务于教学,课件做到精简,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最后朱明副校长就后期教学,期末有效复习等做出一定安排,希望老师们注重身体,将健康,教研,生活统筹兼顾。
教无涯,研无尽,教与研是最美的修行。寒冬已至,我们以期掬起一捧寒霜,把它揉碎成点点微阳,照进课堂,照进学生的心房,孕出一室的芬芳。教书育人,我们仍在路上。
撰稿人:胡冰月
审稿人:朱明、马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