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系王学荣老师主持,与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自2023年12月4日至12月8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傅轶茗、莫冬兰、莫姜莹、邹昌菊四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三十七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本周活动安排如下:
周一:二年级〔投篮器〕
周二:一年级〔胡克滚轮〕
周三:三年级〔沉浮章鱼+有色花+消失的花朵〕
周四:四年级〔电梯〕
周五:五年级〔奥斯特实验〕
二年级
周一,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投篮器》的讲解。
投篮器用到了杠杆的原理。杠杆就是一个可以绕一个固定点自由转动的杠。当把一端用力往下压,杠杆会绕中间的支点开始转动,从而使另一端高高翘起。当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另一端的杠杆就可以将泡沫球高高抛出去。
邹老师讲完实验原理后接着给学生们讲解实验步骤,讲完了实验步骤后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材料包进行制作。
一年级
周二,莫老师给学生们讲授的是《胡克滚轮》。
莫老师考虑到学生们对胡克滚轮较陌生,本堂课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胡克滚轮的视频,让学生对胡克滚轮有初步的了解。
接着,莫老师对胡克滚轮的原理进行了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原理是滚轮往前滚时,里面的橡皮筋就会扭转,将动能转化成弹性势能存储在橡皮筋中,松开手时,橡皮筋会回弹,将存储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于是,滚轮又滚回了自己身边。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说了胡克滚轮在生活中应用以及制作步骤,让学生对胡克滚轮进一步理解,同学们听完后就开始了愉快的制作。
三年级
周三,莫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实验,分别是《有色花+消失的花朵+沉浮章鱼》。
有色花的原理是色素接触水后可以通过滤纸进行扩散,从而得到独居特色的花图案。
消失的花朵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因为塑封袋里有残留空气,光线从水折射到塑料上是非镜面反射,从水透过塑料再到塑料袋里的空气中就发生了全镜面反射,光线只有反射光,没有折射光所以就看不见了。
沉浮章鱼是通过挤压塑料瓶,塑料瓶内水的压力增加,一部分水进入“章鱼”体内,此时“章鱼”所受浮力小于重力,“章鱼”就会下沉;双手松开时塑料瓶内水的压力减小,一部分水又从“章鱼”体内流出,此时“章鱼”所受浮力大于重力,"章鱼"就会上浮。
四年级
周四,傅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是《电梯》小制作。
“电梯”活动的原理较简单,是由于蜗杆带动涡轮转动从而使得电梯上升,此前四年级已接触过导线的连接等内容,因此制作难度也较低。需要注意的是涡轮与蜗杆连接处较脆弱,所以适用于电梯这类间歇性使用的装置,在学生较为频繁的使用时要及时提醒,以防磨损导致装置损坏。
五年级
周五,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是《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
邹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就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本周期的课后服务圆满结束!快乐的时光总令人感到短暂,期待与同学们再次开启新的科学制作之旅!
图片:实习老师们
拟稿:莫姜莹
编辑:莫姜莹
审核:王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