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其著作《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的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在《庄子》瑰丽想象的背后,凝结着作者对宇宙和人生怎样的思考?当我们学习庄子的寓言小故事时,又应如何领会其中的精神,它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哪些启示?本期讲座,郭巧玲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庄子,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
蒋勋曾说:“庄子是善于说故事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庄子的作品往往会呈现出哲理与寓言的完美结合,如同一枚绚丽多彩的万花筒。今天郭老师就用庄子说的一些小故事,来说说庄子的人生境界。
淡泊名利
庄子的思想与寓言不仅传递出一种古典美,更揭示了一种生活态度。他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摒弃名利、追求内心的满足。这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正是庄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像庄子一样,修养身心,看淡成绩,用平静的内心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丰富。
境界决定高度
庄子的“逍遥游”。他倡导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这种超脱世俗纷争,向往自由的精神状态,正是庄子思想中的独特魅力。郭老师以鲲鹏展翅、追逐天际的寓言,告诉同学们要摆脱束缚,开阔眼界,追求更好的境界,到达更高的高度!
认清自己
郭老师以“望洋兴叹”的故事告诉同学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中用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来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看淡生死
庄子的智慧,还体现在他对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上。在庄子的哲学中,生死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郭老师以鼓盆而歌、庄子将死两个小故事,向大家介绍了庄子这种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庄子常常能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指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生与死,困厄与通达,贫穷和富有,毁谤和赞誉,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通过这些想象奇特的寓言,试图使世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心的力量解除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不被困境压垮。
庄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远潇洒的人生境界:超凡脱俗而又自然本真。让我们珍惜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汲取其中的睿智和情怀,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有文化品位、有高远境界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