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肠子里堵着很多垃圾、生热了,几天出不来。当肠道堵着很多垃圾的时候,肚脐周围的下腹部摸着会比较硬,按着还会有点痛。这时候大便会偏干燥,上厕所很费劲。常常是憋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用力卡着挤着,才总算能拉出一小节儿。可能还有:食欲不好,鼻子呼出的气有点热,屁有异味。一看就感觉肚子里堵住了,是实心儿的,是“实证“。这个情况通常出现在吃了几顿大餐,又很少运动的时候。这时候,身体急需清理通气儿
建议——白萝卜汤。大白萝卜,又叫莱菔。
《随息居饮食谱》说:“白萝卜,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
它能帮助身体的气机往下降,顺道带动胃肠里堵住的那些痰、积食等垃圾从下面排出来。秋冬季人的活动量小,隔三差五做个白萝卜汤,就能够很好地预防积食。
白萝卜汤做法:
1.白萝卜洗干净,不去皮,切成细丝。
2.葱花炝锅,下萝卜丝炒到萝卜丝软一些,然后加入适量开水,煮。
3.大概水开转小火20分钟,萝卜丝就软烂了。再淋个香油,点缀上小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第二种情况:有点不通、有点生热、但也有点虚的时候。
这时候,便便不是特别干燥,上厕所也不会痛得面目狰狞。
但你却会觉得少点力气,好像每次都不能一口气拉完,很惆怅。
同时还会有一些热像:心烦、手心热、喉咙有痰、口干、舌苔厚腻,口臭。
这时候,需要清,也得来一点儿补。
建议——黄豆白菜汤:
白菜秉承了秋冬的收、降之气,是养肺降冲的平和之物。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利大小便,和中止嗽”。
而黄豆色黄入脾,含有丰富蛋白质,是公认的“田中之肉”。这种有营养的东西,吃下去能让身体更结实,有力气。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记载黄豆:“煮汁服之……除胃中热,……”。
在便秘的时候,身体里因为长久的堆积垃圾,多少都会产生一点“积热”。
白菜一方面疏通身体垃圾,一方面能养肺补充津液。而黄豆能辅助清理身体的郁热,给身体提供营养,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所以,这个搭配既是清的,同时又不会让身体更虚。
平时舌苔比较厚,甚至偏黄,喜欢吃肉饮酒的大人,和容易积食的小朋友,都非常合适。
具体做法:黄豆50粒,煮1小时后加入适量白菜,适当调味后喝汤吃菜。
第三种情况,病后虚热,吃不下也排不出。
常见的是小孩子刚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热,身体正气不足,食欲不佳,也不想拉臭臭。
可能还伴有口臭、低烧、疲惫、懒言少语等虚证。这时候,需要给身体清余热,还要补上津液。
建议——黄豆甜水
这时候不需要疏通了,所以只用黄豆即可。
《食疗本草》中提到黄豆“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气。”
所以,煮黄豆甜水的时候,加入甘草,不仅味道好,更能加强它解毒的功效。
做法:先将黄豆50g和甘草6~10g炒3~5分钟,这样更温脾胃;炒完后温水浸泡黄豆半小时,再加入甘草与水熬制20分钟以上即可。
第四种情况:肺气虚,身体没有力气排便了。
有的人一连几天都不会上厕所,没有便意,肚子软绵绵的,也不痛。也可能是每天都有排便,便便一般是细软的,但是总感觉没有排干净。还有的是排便时间很长,感觉自身力气不够,没办法很快排出来。这都是因为大肠的气不足,推动力不够了,是虚证。这时候,需要疏通,也需要补脾肺之气
建议——山药苹果水
山药偏补,尤其能补肺气。而大肠与肺相表里,肺气有力了,大肠的气自然就会足,胃肠的蠕动也会增强,原本推不动的大便也就可以排出了。
苹果,《随息居饮食谱》里说它,润肺悦心,生津开胃。
大便在肠道里堆积时间久了,是要消耗津液的,所以有时候会干干的,更难推动,所以补津液对于通便也是有必要的。
山药加上苹果,一个给身体增加动力,一个补足津液,排便就不再是难事了。
做法:怀山药干30g,苹果一个,洗净去皮切块。
准备1500ml的水,一起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关火。晾至可入口的温度,当水喝即可。
几乎所有的气虚便秘,都是从实证便秘演变而来的,而很多人熟知的吃香蕉、火龙果通便的方法,可以说是“泻药”的方式,和吃清火的三黄片其实没什么差别,看似马上拉了一泡让你满意的便便,但若是长期使用,损害的是身体自然的排便功能,所以不能依赖寒凉水果去促进排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