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之旅的最后一堂课有幸聆听了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张瑞娟老师的讲座。这位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lady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安阳市初中英语终身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她的人生履历亦如她所获得的称号一样精彩,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的攀登:22岁参加安阳市优质课大赛斩获佳绩;28岁参加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荣获省一等奖;25岁担任安阳市第八中学的英语组教研组长,继而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又担任安阳市第八中学的教研处副主任。
红旗渠精神:定叫山河换新装。总书记视察红旗渠,也提示我们教育人也要勇于开拓创新,实干兴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张瑞娟老师引用红旗渠精神和总书记对教育人的殷切寄语,引领我们走好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职业道路。
观察—打开课堂的暗箱,也是课堂的“暗香”
张瑞娟老师说:观察是一切研究方法的细胞。我们要观察,观察,再观察!
她为我们条理清晰地解读了观察的要素,观察的纬度,发出观察四问,并展示她原创的听评课思维导图,引领大家进入听评课的大门。
张老师作为市级教研员和河南省优质课大赛的评委,带领我们解密优质课密码:学科站位+三问自己+四个走向+学科誓词+教学设计的底层逻辑。
选对教材,选好教材。时刻记得我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英语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我们的载体。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国情怀,发扬民族自信。是每一个教育人的民族担当。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生长点。张瑞娟老师鼓励每一位教师创新,创新,再创新。她总结了一句名言:创新铸就高度,奋进丈量时间。
美好总是不期而遇。授课当天,张瑞娟老师的儿子荣获英国知名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优秀的妈妈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张老师不仅是我们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也是生活中的榜样。同时也非常感谢第三组董雪老师精心准备,积极发言。
很感谢两位年轻漂亮能干的“老班”!感谢你们一路随行,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陪着我们一起上了一节又一节课。关心我们的生活,组织我们的学习。你们是我们在洛师的家人。
偷得浮生半日闲,
游学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有一天它也会成为老照片呀,
这是我们共同走过的痕迹。
洛阳师院,你是懂得冬天快乐的呀。
你不仅教书育人,还将快乐播撒。
因为这次学习之旅,因为这趟洛师之行,这个冬天注定收获满满,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