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2023年12月12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以学为中心,提升初中生“发展性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英语组优秀教师何睿老师执教了一堂英语公开课----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学校领导陈茹副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钱晶晶、教务处副主任胡春洪、课题研究组老师、英语组老师们进行了现场观摩听课和课后教学研讨。
何睿老师用真实情境导入,PWP教学法的使用到志愿精神的讨论升华以及志愿活动的开展和作业的分层布置(课本重点基础梳理和能力拓展应用),由课本到生活,由课内到课外,由易到难有坡度,听力教学环节完整,图片信息、驱动问题、结构框架等支架搭建充足,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完整流畅。
公开课后,首先由何睿老师进行说课:
本节课展示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这节课的课型为听说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志愿者工作。主要的听力材料为几位想去尝试志愿者工作同学之间的对话。分别谈到了去医院拜访病童,分发食物等,并计划开展一次清扫城市公园的志愿者行动。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主题是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肯定对此很感兴趣并会十分活跃。作为初中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听力技巧,所以说听力部分对他们来说并不会很难。口语部分,通过听力的深入,语法句型等的构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陈述自己的想法。当需要应用的时候,我会提供支架,给足空间,创造情景来促进学生沟通,增加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置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 对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工作、志愿者精神有深入的了解;2. 将所讨论的志愿者工作与计划付诸实践;3. 掌握表达医院的句型和给予建议的办法;4. 学会使用听力技巧。
今天这节课主要运用了建构主义教学应用中的支架式教学:搭建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和Pwp教学法。
真实情景:从自身经历出发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真实问题情景。紧扣实事,从身边做起。体现了一个“真”字。导入是自己去成都大运会的经历,结尾以学校志愿者活动收尾,从小到大,由表及里。
独立探索:课前有小组收集并汇总志愿者信息,课中探索志愿者工作的几个维度并板书,先有教师启发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适时提示,帮助学生依据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两两分组进行对话,既定分组和自由分组。学生在对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志愿者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效果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互动为主。第二个听力阶段进行创新,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预测听力,纬度是第一个材料读出来的,由学生根据所学对材料进行解读,打通主动学习的渠道。听说读写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取得形成性评价,并实时监控学生的掌握情况。体现育人价值,紧扣主题。大运会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承办世界性大赛,中国运动健儿披荆斩,奋力拼搏,从中使同学们感受到国家自豪感;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帮助人的乐趣,感受责任与使命感,符合新课标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理念。
作业的设计分层次,有复习巩固部分以及拓展部分,拓展部分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不是一味的只是复习所学,而是注重实践与真实情景的创设和执行。
反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需要更长,支架可由学生自主搭建并在过程中给予引导,设计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并可操作。
随后,英语组老师们、钱晶晶副主任和陈佑清教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多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专业的点评。
蔡文静老师引用杜威的理论,从三个标准来衡量何睿老师的课,她认为何老师的课用几个相关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环节上,多次开展预测活动,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方面来进行再分组,创建了较为开放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另外,何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结合学校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产出自己小组能为学校做的志愿者活动计划,反映了教师的价值思想,体现学科育人。她建议何老师在教学环节上更大胆的放手,鼓励学生的个人自学、组内互学和全班共学的发生。
李欢老师认为何老师这节课的亮点在于运用循证教学法设计并实施了本节听说课。何老师在课前通过收集学生学情数据确定本节课教学的起点,规划学习的深度与难度。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数次形成性诊断来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调整授课的节奏。课后李老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科学的手段来及时收集学生“学”的证据,以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力老师认为何睿老师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给不同层次学生对志愿者精神的表达提供了机会。建议课堂开放程度可更大,涉及志愿活动的具体实施,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指出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但没有太多机会去参与实践,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地点和方式,还要考虑时间,要真实的促进志愿者活动的落地。高老师认为此节课的亮点是听力训练的流程和真实性。
张家庆老师认为本节课何睿老师对教材解读深入有层次,对学生学情分析十分透彻,重难点突出,教学任务设计层层推进,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最终的活动设计是对整节课教学的总结输出,也是情感价值态度的提升。expressing willingness的部分有效调动学生展开对同一含义的多种表达,为写作丰富了素材。她建议最后志愿活动场景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可以给学生更多引导和时间,让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讨论和研究探索。
张冬倩老师认为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里的核心素养,人与社会板块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过程解决了兴趣、经验及技能三个方面的真实学习问题。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操练与表达。张老师认为最后的展现部分是本节课的亮点,建议压缩听的时间,给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
钱晶晶副主任首先总体评价了这节课。一方面体现了英语组在以学为中心的教研活动中的成果,一方面介绍了外语学校英语教学中一直都秉承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中心,以生为根本。外初将英语当成一门语言,注重通过语言学习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我们进行小班教学,不断设置情景供学生讨论、表达。钱主任肯定了何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层层递进,达到目标”,从听、说,导入到情感价值的输出,再上升到学生的表达和创新,完满达成教学目标。鞭辟入里地指出学生在课上应放得更开、得到更丰富的表达机会,应当看见更多思想的碰撞、趣味性活动。这节课总体稍显保守。接着她从细节上的深入探讨:
1. Lead-in环节扫除生词词组障碍,成功地解决了重点内容;
2.Task 2: 因难度太低导致明显感到学生热情有所下降,可采取对划线部分提问等方式调动思维;
3. Task 3: Listening因难度太高导致学生无法一遍抓住关键信息,建议多听一遍并调整形式;
4. Task 4: Post reading作为前三个环节的总结,应当作为亮点呈现出来,建议交换题目先后顺序,交给学生来倒推听到的句子有何共同点,从而得出Topic。她指出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提前说,能让学生得出的信息老师不提前给。并依据Topic拓展更多的说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5. Task 5: Make predictions不必预先给出图片,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出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再聚焦于书本内容。
陈佑清教授首先指出外语教学确实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不同之处,外语教学的材料和教学方式很多的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他赞许何睿老师的8个任务的设计很有层次感,任务明确,另外,他也肯定了我校初三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
同时他引导老师们思考学生能从这节课里获得哪些,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在什么地方。他强调学生中心教学的核心在于以学生问题为导向,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仔细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对应来设置个体、小组和全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解决学生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 “已知”与“未知”的领域。
陈教师尤其强调,教师在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一定要设法了解哪些是可以由学生个人学习完成,哪些需要小组讨论来解决,哪些是小组讨论也无法解决,需要小组之间的学习或是全班讨论来达成的。注重个人学后小组学,小组学后全班学。
其次,陈教授提醒大家一定需要思考如何在课题研究下体现学习中心教学的理念。同时他也指出,在听说课中教师注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增加组内学生互相听说并且讨论交流的环节,而尽量减少教师与学生的点对点提问,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扩大学习参与面。
最后,陈教授指出教师应当勤于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陈教授建议建立统一模版以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参考并进行个性化延伸。
在此次研讨活动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如何提升初中生发展性学习质量的问题。通过教师说课、组内评课、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我们不仅掌握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在交流与互动中激发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提升初中生的发展性学习质量,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学习、创新、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