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送教同发展,匠心筑梦为明天。为持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名校+”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12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二党支部书记、总务处主任马杰、骨干教师代表陈倩老师、温涛老师、杨瑞莹老师、陈秋宜老师及优秀学生代表一行20余人赴杜康镇小学中心校开展了“双向奔赴,'书'送温暖”城乡共同体系列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白水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张锋斌、外宣办主任汪建明、教研室副主任郭学谦 、基教股副股长高青凤、小教组组长、相应学科教研员及各小学相应学科教师代表等百余人。
本次活动从“书”送温暖、示范教学、研讨交流、学生联谊、专题讲座等方面展开。
品味书香 “籍”取力量
陕师大附小为我们赠送了书籍和手套,传递绵绵书香,渗透感恩教育。一双手套,一本图书,传承知识,传递温暖。寒冬有你,我们携手同行。
陕师大附小领导成员、白水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与杜康镇小学中心校党支部书记张军校长共同谋划两校发展前景,并就“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进行了交流。
示范引领 助力前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陕师大附小老师们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三节示范课。
陈倩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八角楼上》,课堂上以情境引导,做小小解说员,引导学生理解在寒冬腊月里毛主席穿单军衣、披薄毯子、坐竹椅、点一根灯芯,来感受毛主席生活的艰苦、工作的辛苦。通过对比组句,以及让学生穿一件单军衣等,进一步感受毛主席的伟人形象。
陈秋宜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推理》课堂初始,抛出问题“猜一猜”,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书,激起兴趣,然后进一步给出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关键推理从而得出答案。学生通过自我感悟条件与结果之间的推理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杨瑞莹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的第一课《我能行》,在课堂中教师创设活动情境,通过“相互填写优点—目光传递温暖—言语表达自信”,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树立自信,获得了情感体验。真正达到了学科与生活的相互交融,从教会学生学习转向教会学生生活。做学习的主人,做阳光快乐的自己。
共同教研 互助互学
“教”无边,“研”无际。大家观摩了课例后进行了积极评课交流。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授课老师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表达了自己的钦佩,同时,老师也明确了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
教研室副主任郭学谦发表讲话,提出语文要回归生活,语文课堂要做到以读贯之,书声琅琅、以境至之、以情化之、以践筑之、以评引之、以始为终、以梦乐之,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手拉手,心连心。陕师大附小与杜小学子联手打造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是数百里的奔赴,是书法的交流,是诗歌的碰撞,是彩泥的玩转,是一场心手相牵,共赴未来的美好。
专题讲座,感受诗韵。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年级组组长、教研组长温涛老师进行了题为《统编版古诗文教学浅谈》专题讲座。讲座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优化三方面展开,列举教学实例,引发思考。同时以其灵巧扎实、雅致简洁,温情厚重的教学风格受到了教师们的喜欢。
百川归海,两校同筹。城乡携手话教育,笃行致远共发展。本次活动,为两校的教师搭建了“共研、共进、共长”的平台,未来,两校将继续携手前行,通力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