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小·数学】立足课堂,强化量感培养
——六年级教研“量感”培养课例研讨

果果
创建于2023-12-12
阅读 8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2月11日上午,在徐州市绿地小学阶梯教室,全体数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六年级组围绕张学勤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以“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量感”为主题展开研讨。

  首先赵雪婷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关于量感的解释

  2022版新课标中具体指出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其中对核心素养词“量感”的表现解释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是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接着姜苏洋老师介绍了“什么是量感?”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教材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认识长度、面积后,学生空间观念的飞跃,是培养学生量感、度量意识、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体积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体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教材分两个层次展开:先通过比较两个不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引出体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经历观察、对比、测量、估计等学习活动,不断积累经验,丰富体积单位的表象,形成量感。

  张紫巍老师就这个教学视频来分享听课感受。

      张老师听完杭州市大关小学张学勤老师的《体积与体积单位》这门课程,深受启发,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很值得学习。视频中张老师通过交流对比,初步让学生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长、宽、高有关。再从立方分米到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在量、找、搭、估等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量感”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直观载体。这节课,让我对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量感有了新的认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

1、丰富的感知素材

        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作为参考,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中,将这些物体的实际大小直观地转化为数量,不断借助材料和工具进行直观感知和大小数量的交互。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表象。视频中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模具,包括各种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锥等素材作为称量及估量的材料,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会发现不同测量工具会有不同的结果,从而发现测量物体体积时需要统一度量标准,从而引出体积单位。

        在探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时,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在提供的模具中,有苹果、桶装泡面、粉笔盒、纸巾等,通过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比较,经历观察、对比和估计等学习活动,总结发现要综合考虑物体的长、宽、高,生活中的1立方分米也不一定是方方正正的。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且在学习长度与长度单位 ,体积的了解并非是一张白纸 ,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对长度、面积计量单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与积累。换做其他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一样,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能力的扩展。

2、多元的体验活动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且在学习长度与长度单位 ,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对长度、面积计量单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与积累,对体积的了解并非是一张白纸 。所以视频中,张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究。曹培英老师曾经说过:数感是数出来的,同样的,量感应该是量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操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有效提升量感。视频中,张老师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探究单,尤其是探究单(二)的量、找、搭和估,引领学生思考和交流,其中的任务三:用4个1立方分米搭成不同的几何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迁移能力,总结出4立方分米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任务四:学具箱大约能容纳多少立方分米的物体?让学生自行操作,交流讨论,让学生展示如何估,充分发挥和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量感的培养策略

        对于量感,我们应遵循活动性、参照性、整体性原则,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深度体验、深度测量和深度估测活动。

  韩雨彤老师总结了有关量感的培养方法  

      孙晓天教授说过:“小学阶段的测量教学,不应只是停留于单纯的技能与训练,应该用一系列的“为什么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首先,让学生经历量感形成“完整过程” 。量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量感形成的“完整过程”是培养学生量感的一条路径。比如在体积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和单位的大小的概念老师们会设计较多的活动去让学生体验、感受,但“量感”的形成不能局限在某一方面,而应从整体的角度让学生经历比较、测量和估计的过程,在比较中体会面积这一属性,在测量中感受面积单位的必要及统一,在估计中推理测量结果。   

        其次,培养量感要为学生“亲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活动“量起源于量”,学生量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亲身学习”的活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考虑到教学时间的有限以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与测评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导致量感的“亲身学习”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因此,平时的教学可以穿插主题活动,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认识人民币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购物活动,形成“币感”,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以及进行社区的“社会化学习”。另外,“亲身学习”活动的时间可考虑短期和长期,活动的内容要注意是与量感形成的本质有关而非停留在形式上。

       最后,让学生拥有量感学习“整体视角”不管是长度、面积、体积学习还是货币、质量、时间的认识,量感的学习从整体上看都需要经历度量对象(为什么量、量什么)---度量工具(用什么单位量)---度量方法(度量对象里有多少个度量单位)---度量结果的过程,这提醒老师们在“量感”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学习的认知框架,形成方法,将习得的方法有效的迁移运用到其他量的内容的学习中,最终形成“量化思维”,用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看世界。

     

  通过此次教研,让每位数学老师都对“量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课堂教学设计也有了不同的感悟。教学效果的提升并非一两日便能突飞猛进,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阅读 8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