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无教,则无以立足;
教无研,则无以长久。
冬日渐深,寒意渐浓,瑟瑟的冷风不能阻挡老师们来我校调研交流的步伐。2023年12月12日上午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刘京波主任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吉志锋主任带领名师、专家组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名师送教
第一节课是北二分小学李俐俐老师带来的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李老师讲课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巧妙的运用了摘录卡,引导学生们自己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充分挖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李老师讲课时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不愧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优秀教师。
第二节课是定鼎门小学张珮婵老师带来的一年级音乐《咏鹅》。张老师整个课堂活泼、有趣。整体的音乐氛围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课程中,张老师巧妙的将音乐欣赏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在音乐中,感悟到诗的魅力。
第三节课是太平明德小学苏赢赢老师带来的六年级英语《read》。苏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听课调研
董玉琳老师展示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一课。
英语专家组到四一班进行常规听课调研。
课后评课
刘主任对两位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表示肯定,同时强调关注新课标,精读课教方法,略读课提能力。充分利用摘录卡、自学单等引导学生自学。每节课生成一点、提升一点,一课一得,日积月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吉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语文老师关注到了语文要素、学情、阅读方法、教材、课堂评价、学生成长。同时指出老师讲课要有单元意识,要关注单元要素。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此外,吉老师幽默的说到“君子动口也可以动手”,特别强调多动手写的重要性。
在集体教研中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们得以快速地找到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明确方向。
感悟分享
这次送教活动,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紧张居多,不愿意也不敢去表达,李老师用自己亲切的语言,鼓励孩子们,慢慢地孩子们就打开了心扉,尤其是班里的女同学在这次课堂上明显积极了许多,这是李老师的魅力使然;课堂上李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摘录卡,引导同学们发现信息,启示提取关键信息,当同学们没有围绕小标题时,李老师又引导大家围绕主人公鲁迅先生寻找关键语句,许多同学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习得了这种学习方法;在问题的设置上,李老师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就和学生建立了默契,充分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最后吉主任的收尾更是点晴之笔,从学习提示入手,让学生自述关键信息,明确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小标题的概括不光要能总结出来,还要写出来且写对,关注细节的要求,能力的生成。孩子们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实属难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好好学习新课标,提升教学能力,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李丽老师
这一节音乐课上得很生动有趣。整节课下来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老师引导的也很到位,并且很巧妙将古诗中的《咏鹅》和音律之美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让学生模仿鹅的问候声,拍手读节奏时,拟人化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使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讲解变为兴趣盎然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运用反复跳跃记号,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突破了重难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李静怡老师
非常感谢苏老师来我校送教,很有幸能够听到苏老师的这节课,我近距离地感受到苏老师的教学魅力,苏老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整节课层次清楚,各个环节的衔接流畅,过渡自然,从free talk引出本课的主题my new home,第一遍读,围绕问题Where is Liu jun's new home? How can we get to the new home?学生阅读找到答案,结合老师的简笔画更深刻理解drive along the strees and over a bridge,第二遍阅读,围绕问题From the window, what can he see? To the west, what can he see? At night what can he watch?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文本,能用自己的语言输出文本,最后是迁移创新部分,拓展my classroom及my school,师生全英互动流畅,正如俞老师所说,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愿意让学生表达,视教材为跳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王晓琳校长也提到从生活中进入教材,最后再从教材走入生活,这些都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要深入研究课标,钻研课堂,努力提升自己。
——祝婉莹老师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研是一次温日暖的修行,是智慧的流淌,是思维的碰撞,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最美的风景一直在教研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