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汐和小宇用积木拼了一条简单的轨道,小宇还从科学区找来乒乓球,两人玩起了 “轨道滚球”游戏。突然,小宇好奇地问:“喉,我们的球怎么滚不起来?”小汐仔细看了看,笑着说:“是因为轨道太平了吧。”说完,小汐低头,将嘴凑到球边,想用吹的方法让球滚起来。没过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说:“不想吹了,太累了!我们还是来搭一个可以让球自己滚下来的轨道吧!”
于是,两人开始尝试搭建有坡度的轨道,还在轨道两边加了积木块当作护栏。搭好后,小宇拿乒乓球试了试,球掉到地上又跳起来。小汐见状说:“你看,这像不像那天我们看到的蹦床?人从蹦床左边跳起来,落到蹦床右边站稳。”小宇兴奋地点点头。一个新的游戏想法开始在他们的头脑中甄酿.....
一怎样让反弹回来的球爬得更高一些
两个孩子合作,分别用不同数量的积木片垒高,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并排放在一起,搭成底座,再铺上积木片,斜坡轨道完成了。小宇将兵乓球放上去进行测试,确认球能顺利滚落。然后,两人将轨道又往高处延伸了一段,并在四周围好护栏,确保球不会滚出去。
轨道完成了,小宇拉着小汐高兴地说:“太好了,球能自己动哦,玩了几次后,小汐向我和小宇宣布他的发现:“兵乓球滚到下面,撞到我栏以后还会反弹回来,爬上斜坡。”我趁机问:“你能让反弹回来的球爬得更高一些吗?”小汐想了想,点点头说:“那就让斜坡对面也高一些,这样球滚到这里还能往回滚。”
说完他开始行动,用更多的积木片搭了一个更大的斜坡,并从斜坡底部延伸出另一个相对的斜坡,还用积木块在四周围成严实的护栏球从斜坡一头滚下后,会冲到对面的斜坡上,再滚回来,冲上原来的斜坡,循环往复。小汐向我展示:“你看,这样小球反弹回来,爬得很高吧?”我兴奋地为他鼓掌
教师的思考:
小宇和小汐自发地玩起搭建轨道和滚球的游戏。从搭建有坡度的轨道让球自己滚动和利用递增、递滅规律搭建 “相对斜坡〞的底座等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斜坡滚物和相邻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经验,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他们有意识地先搭一段较短的斜坡轨道进行测试,确认这样的轨道能够让球自己滚下来以后再继续搭建,说明他们的游戏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计划性。
小汐发现了乒乓球撞到护栏后会反弹爬回斜坡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契机。因此,我趁热打铁,向他提出 “让反弹回来的球爬得更高一些” 的挑战。这既是对他细致观察的认可,又激发出他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愿望。接下来,我给予了他足够的自主空间,相信他能够找到答案。果然,他调动了小球从斜坡滚下又弹回的经验,创造性地搭出
二怎样搭轨道支柱更省时省料
发现小球可以循环地滚来滚去之后,两人兴奋地将轨道加长。很快,小汐发现了新的问题:“用积木片搭建轨道需要的时间太久了。”小宇也说:“对啊,而且搭到最后,积木片都不够用了。”手是,他们停下来,思考解决的办法。
小汐沉默着,手里不断地摆弄着积木片,一会儿将积木片一个挨着一个排,一会儿将积木片一个一个往上垒。忽然,他大叫起来:〝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将轨道的支柱分开放,不要靠在一起,再在上面用积大片连起来。这样就不需要那么多积木片了。”小宇觉得很有道理,点点头。两人开始重新搭轨道。小汐将用积木片全成的支柱一摞一摞分开摆好,又取来积木片搭在支柱上,形成轨道面。搭着搭着,他发现有的支柱离得大远,积木片够不着,于是调整支柱之间的距离。
我用好奇的语气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呢?’小汐回答:“我要让所有铺轨道面的积木片都能搭在支柱上,这样才接得起来。”我点点头,仔细观察他操作,发现他调整支柱间距时经常发生碰倒支柱的现象。
倒了几次后,小汐叫道:“小宇,你来帮我一下。我把积木片的这头搭在这个支柱上,你帮我把第二个支柱挪过来,让我能刚好把积木片的那头搭在你那个支柱上。”
两人按照这个方法,很快就搭好了新的轨道,成功地解决了之前的轨道既费时叉费料(积木片)的问题。他们相视而笑。
教师的思考:
在这个片段中,幼儿先后遇到了三个新问题:一是用积木片紧密排列的方式搭建轨道既费时又费料;二是用架空的方法搭建轨道时,支柱的间距不合适;三是调整支柱间距时,支柱容易被碰倒。这三个问题是随着游戏的进行自然出现的,环环相扣,对幼儿提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挑战。面对第一个问题,小烨通过反复摆弄积木片,多次尝试,自主研究出将支柱分开进行搭建的方法;面对第二个问题,小汐同样通过操作和观察、思考,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支柱之间的距离来解決;面对第三个问题,小汐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并向同伴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意图,两人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认真专注地思考,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出了“两个支柱之间的距离要刚好让积木片的两头同时搭在两个支柱上,这样轨道面才能顺利连接起来”的宝贵经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学习经历!
在这个片段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地观察,只在小汐调整支柱间距时明知故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调整?”这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描述自己行为的目的,梳理经验,从而对支柱间距与积木片长度之同的关系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
三、怎样才能不让小球滚走
新的轨道搭好了,小球从斜坡上滚下后,一下子就跳起来,滚远了。小宇边捡球边说:“每次都要捡球,好麻烦呀。”小烨想了想,又有了好主意,他对小宇说:“我们可以在这里搭一个小台子和围墙,小球掉下水再跳进国墙,就不会滚走了说干就干,两人很快在离轨道末端一段距离的地方,搭好了一个小平合和围墙。
完成后,小宇迫不及待地让小球从轨道上滚下来。没想到,小球落地弹跳后,并没有跳进围墙里,而是又落到地上,滚走了小宇叹了口气:“怎么有围墙了球还是滚走呢?”小烨也试了试,结果一样。两人看看轨道又看看围墙,发起愁来。一直在旁边观察的我见状问道:“小球为什么跳不进围墙里?会跟什么有关呢?”听我这么一问,两个孩子又重新将小球放在轨道上,仔细观察小球滚下来的过程。突然,小烨叫起来:〝我知道了,是因为围墙离轨道太远了,所以小球没跳进去!”我追问道:“围墙太远了,那怎么办呢?小宇说:“把这个围墙挪近一点儿就可以了”
第一次调整结束,小球从轨道上滚落,掉到地上,几乎被大在围墙与轨道中间,根本就没跳起来。小字想子想,对小烨说:“围墙太
近了,要调远一点儿。”于是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调整。
没想到,这一次,围墙离轨道又太小球没跳起来远了,小球滚下来以后,还是没有跳进围墙里。小宇淮备再将围墙挪得离轨道近一些。有了之前的经验,小汐赶紧提醒:
“不能大近,不然球会卡在中间。”于是,两人小心翼翼地将围墙向轨道挪近了_点点。
第三次调整结束,小汐再次滚球,发现:小球掉到地上弹跳起来时,碰到围墙的外边缘,但仍然没有跳进围墙。
于是他们做了第四次调整:将围墙再向轨道挪近了一点点。这回,小球成功地从轨道滚落,弹起来跳进了国墙里。小宇高兴地宣布:“我终于不用老是捡球了!
教师的思考
随者游戏的推进,幼儿产生了新的需求:总是捡球,太麻烦了,要想办法留住小球,不让它滚走。小汐巧妙地迁移了蹦床的经验,提出搭建围墙的想法。为了让小球落地后正好弹跳进围墙,幼儿进行了四次调整,终于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游戏行为体现出 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推断:需要将围墙挪近还是挪远?要挪多少?从而主动调整围墙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这说明幼儿具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当幼儿遭遇挫折、不知所措时,我适时地提问:“小球为什么跳不进围墙里?会跟什么有关呢?我的关注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继续探究的愿望,并启发他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