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冬之美,
为了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师责任意识,使教师做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升教师品德修养,增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意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促进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023年12月11日课题组负责人吴娇老师赴萍乡和井冈山开展为期5天的“国培计划2023”——-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提高培训。
12日上午,在萍乡开放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开班仪式,主持人以饱满的激情欢迎各市的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她不仅向我们提出了培训应遵守的各项纪律和要求,同时殷切希望大家珍惜此次研修机会,认真听讲与记录,参与交流与反思,做到学以致用。
在简短的开班仪式之后,我们聆听了江西萍乡开放大学魏清教授的专题讲座。魏教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强调了教师应当具备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让教师们明白了,作为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行为形成的引导者。此次讲座,让我们对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学习,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将红色主题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机结合,将两者贯穿于整个师德素养培训。
午饭后,短暂的休憩,大家又热情满满地来到了安源纪念馆实地学习。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座座雕像,带着大家一起重温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一起重温了毛泽东、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的工人与资本主义斗争的安源工人运动史。
13日上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海潭基地,在教学现场,龚全珍的外孙媳妇贺娟,用她深情的语言,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龚全珍老阿姨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度过的不平凡的一生;江西省最美班主任彭艳峰老师讲述了她从小受到龚奶奶的资助、帮扶和不断的鼓励,长大后,她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选择、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才是一个好老师。”付玉生老师用实际行动,在践行和传承着龚老师的优秀师德师风。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每次学习都是积累,唯有学习才能使人不断进步。
1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坊楼中学(原九都中学),这是龚全珍老阿姨回到莲花重返讲台的第一所学校。现任校长郭海元向我们讲述了龚老在这里发生的点滴事迹,一个个事迹都在叙述着龚全珍老师,一如既往的践行着对教育的初心和对学生的热爱。
国培的第三天,我们继续寻找伟人的足迹,迎着暖阳,吹着清风,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旧居、井冈山博物馆。 这些革命旧址时刻提醒信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持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是永恒的。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精神,对于我们老师教育下一代,传承勇气、坚持和奉献的精神,至关重要。
12月15号上午,江西省名校长、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屈智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师德素养与职业幸福》的专题讲座,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屈老师为大家认真梳理了教师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结合自己及周围人的师德师风故事,就教师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提升专业素质、如何正确宣泄工作中的情绪、找寻工作中的幸福感与价值感等话题,让我们加深了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与职业幸福感的体会。
下午,由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罗惠兰教授为我们做《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主题授课,大家在罗惠兰教授细致的讲解中回顾井冈山的峥嵘岁月,体悟井冈山精神;罗教授的讲解让我们感受革命英雄在历史发展洪流中的抉择及影响,也深深地体会到信仰是生命的粮食,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为期5天的紧张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我们老师的,不仅仅是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更是让井冈山精神深深地在的我们心中扎根。我将把井冈山的精神带回自己的教学工作岗位上,让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
本篇为萍钢小学2023年度市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红色文化课程实施活动的研究》课题动态2
编辑:吴娇
供稿:吴娇
图片:刘奎
审核:李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