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育人目标,教师必须时刻心怀育人意识。育人意识决定育人能力和实际育人行为。如果缺乏育人意识,教师就无法突破教书的藩篱。教师育人意识的养成有赖于对课程育人价值的了解、对课程育人理念的认同以及对课程育人理想的追求。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育人目标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要理解英语课程实现育人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树立育人的教育理念,心中始终装有育人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每节课、每个活动都必须要实现一定的育人目标。原则上,要结合所教的内容来渗透或融入育人目标,既不要忽视育人目标,也不要牵强地植入育人目标;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自然、灵活、有的放矢地设计育人目标和育人活动,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格。
英语教材需要全面覆盖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应当掌握的文化知识内容,同时需要对相关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和讲解,并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把握教材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设计意图和实际操作要领,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以考试不考查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为由,忽略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和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活动。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影响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识所限,或者备课不够充分,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不够敏感,导致课堂上忽视文化内容的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不仅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教师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内容。
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显然是在跨文化语境中体验和感知不同的文化。但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没有机会到真实的跨文化语境(如出国学习或生活)中去体验和感知不同的文化。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尽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材料、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体验和感知文化。比如,在英国,半独立房屋和独立房屋都很常见,可以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这两种房屋的区别:半独立房屋通常是两座紧挨着的房屋,共享一面墙;独立房屋就是完全独立的一座房屋。
依据适用性原则,所选材料应该是那些既有代表性又兼顾趣味性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教学要避免单纯的讲解,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和体验文化内容。阶段性原则是指在文化内容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