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 天津二十中学 董红红
汝忠先生著西游,
师徒四人行九州,
八十一难诉真情,
同舟共济取真经。
而今吾辈年少时,
古书今诵悟德行,
师授勤学仿习作,
篇篇美文现才能。
如果取经没有了沙僧......
七年五班 于清菀
在《西游记》中,很多人认为沙僧这个人物最是无用,果真如此吗?取经路上,他总是默默地承担着所有的工作,从不抱怨,他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沙僧虽然没有什么特殊能力,但他却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他总是按时完成任务,从不偷懒,而且他非常勤奋,不怕辛苦。在团队中,他负责打理各种琐事,如打扫卫生、做饭等,这些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没有他的付出,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其次,沙僧的任劳任怨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是沙僧却总是默默地付出,从不求回报。他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基础。
另外,沙僧虽然没有孙悟空的智慧和猪八戒的幽默,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他虽然话不多,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诚实和可靠性。他不像孙悟空那样总是冒尖,也不像猪八戒那样总是调皮捣蛋,他就像是一座稳固的大山,让人感到安心和信任。
因此,沙僧并不是一个无用的角色,而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老实人。他的存在虽然不起眼,但他的付出和努力却为整个团队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沙僧一样,做一个诚实、可靠、任劳任怨的人,为我们的团队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龙马在取经队伍中的重要性
七年五班 王世嘉
白龙马的身世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殿下的三太子敖烈,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被西海龙王上天庭告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将被斩首。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锯角退鳞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成为唐僧的徒弟,载乘师父上西天取经。
白龙马的功劳
白龙马性格沉稳,任劳任怨,白龙马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默默承担当唐僧座骑和驮行李任务,即“驮负圣僧来西"和“驮负圣经去东”,当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白龙马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宝象国时,他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后力劝八戒去找悟空救师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祭赛国时,他怒下打入碧波潭助孙悟空夺回祭赛国的国宝。
白龙马最后的封号: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对白龙马的评价
首先,白龙马的聪明是无可置疑的。在孙悟空与白龙马初次相遇时,白龙马便向孙悟空展示出了他的智慧和机智。在后续的旅途中,白龙马也经常给孙悟空解决难题,甚至在面对紫霄宫的考验时,白龙马也曾用自己的聪明与众妖斗智斗勇。
其次,白龙马的善良也让人们深为感动。在白龙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善良的灵魂。他从不欺骗他人,总是积极向善,并且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孙悟空和其他人。即使在面对危险时,白龙马也从未放弃过善良和正义的信念。
最后,白龙马的勤劳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西游记中,我们看到了白龙马花费了很多心血和努力,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帮助。他不仅是唐僧的忠实坐骑,还是众人的得力助手。在整个旅途中,白龙马都一直在默默地为大家付出,从未有过怨言。
懂得的道理
综上所述,白龙马的聪明、善良和勤劳让他成为了西游记中一位备受赞誉的神兽。他的形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感动,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心怀善良,就能在旅途中不断进步,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
瑕瑜互见的猪八戒
七年五班 王晟伊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篇讲述了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披荆斩棘,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神魔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其中的猪八戒更是性格鲜明,是一个有着许多优点和缺点也是最贴近现实的主要人物。
一、憨厚老实,吃苦耐劳
猪八戒在高老庄时任劳任怨,耕田耙地,搬砖运瓦,脏活累活都由他一个人干。在取经途中也经常牵马挑担。
二、本领高强,勇敢执着
猪八戒习水性,会三十六变和腾云驾雾。在收妖时也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在妖怪面前虽没有孙悟空一般本领高强,只能协助悟空奋力杀敌,有时败下阵来,但依然在努力保护师傅。
三、好吃懒做,贪图美色
猪八戒在取经途中最令人深刻的便是他的好吃懒做。比如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在车迟国偷吃贡品等场面。猪八戒的另一个缺点就是贪图美色。猪八戒原来在天宫本是天蓬元帅,因为贪图美色而挑逗嫦娥,被贬下凡。在盘丝洞被美色吸引,没有保护好师傅,导致师傅被蜘蛛精抓走。
虽然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经常打退堂鼓,但是他却离不弃,最后随师傅取得真经。总之,在猪八戒身上,既有人性中善良、憨厚、淳朴和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仙的超强本领,还有猪所具有的形体特征及习性。在取经过程中,活力、幽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猪八戒有力的协调了师徒四人的关系,同时也缓解了取经途中乏味枯燥的气氛。猪八戒还有着滑稽可笑和幽默的戏剧形象,这种悲喜交加的人物形象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是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原因之一。
试论“金箍棒”在小说《西游记》中的多重叙事功用
七年五班 丁沛霖
在小说《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原著里说,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用于测试水深浅的铁棒,水患平定后,禹帝将此铁丢入大海,取意海河永固;被东海龙君所得,供奉起来成为“定海神珍铁”。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如意金箍棒立下大功。通读西游记原文,我感到作者吴承恩,为孙悟空设定金箍棒这一兵器,不仅是从使用功能出发,而且背后还有叙事方面的深层考虑,下面从不同方面探究“金箍棒”在小说《西游记》叙事中的功用。
(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据《西游记》第三回所说,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借”兵器,得了如意金箍棒。后又到幽冥界把生死簿上所有猴属姓名一并勾销。被东海龙王和冥司秦广王,告到上界,才有了后文。此外,在取经途中,孙悟空每次丢失金箍棒,都不再恋战,想方设法拿回,客观上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二)增加叙事合理性
据《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供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载:“如意金箍棒为水属、金属兵器,其可变化,为大禹治水时所用测量海水深浅的定子。”如意金箍棒大则顶天立地,小则可缩为绣花针,塞入耳中。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如果他的兵器不能随意变化大小的话,有时就会出现携带不便的问题,而原著对金箍棒的设定就避免了这个矛盾。
(三)衬托人物性格
如意金箍棒,为棍状。为什么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棍子?而不是刀枪剑戟?因为孙悟空的生性活泼,对于刀剑这种需要一招一式的兵器不感兴趣,而棍子可攻可守,使用灵活。孙悟空在与妖魔交战中,往往使用金箍棒一击毙命,增强了当头棒喝,雷霆一击的艺术效果,进一步衬托了孙悟空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特点。
(四)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作者吴承恩的官场仕途并不顺利,其书中孙悟空官封弼马温后又重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就是作者本人的内心写照。他看不惯那些当权者们吃喝玩乐,不问天下百姓事,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同时也对社会人性丑恶现状的愤慨与无奈。他就是要用这根铁棒敲击当时那些忘记圣贤书里的教导,作威作福,不顾百姓疾苦只顾享受神仙般生活的统治者们。
综上所述,孙悟空的兵器“金箍棒”在小说中发挥了多重叙事功用,体现了作者吴承恩的精巧构思。我们要用心体会揣摩,善于见微知著,努力在《西游记》的文学世界里探寻和挖掘更多的艺术宝藏。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积极形象
一、孙悟空的积极形象
1、孙悟空是一个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的人物形象。
他从师菩提祖师学道,学得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之数。后来又在东海龙宫获得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他不理睬天宫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教,抡起金箍棒打上凌霄宝殿,把天宫闹得不亦乐乎。他不管生死定数“六道轮回”的说教,打入冥司,强行勾掉生死薄上的名字。
他也不理天子独尊,下不犯上的教义,全不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放在眼中,就连玉皇大帝面前也自称“老孙”。孙悟空不仅敢打敢骂,而且在斗争中毫无恐惧之感退缩之态。被天兵重重包围中他从容对阵,斗智斗勇,坚持到底。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在整个天宫中东打西打无一神可挡。
2、孙悟空是一个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抗性极强的人物人物形象。
天上的皇权统治是人间封建统治的投影。天上的最高领导是玉皇大帝,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根本没把玉帝放在眼中。天宫中星象群神的等级森严,但他一概都不承认,而且不论高低,俱以兄弟相待,俱是朋友,把天宫中的尊卑秩序给搅得一塌糊涂。
在当时玉皇大帝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是天意所定,不可违背,而悟空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中,表现了他极强的叛逆性和反抗精神。否定等级观念,要求打破固有的尊卑之分,对天命和皇权的蔑视,在悟的思想性格中,我们能感觉到打破旧秩序的新时代气息。总体来说,孙悟空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形象。
他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幽默,挣脱一切对人的个性的束缚。
此行十万八千里,
历经磨难请真经,
载誉荣归访故里,
道尽师徒心赤诚。
而今吾辈阅古著,
随读而感试笔锋,
且读且思且徐行,
且听成长拔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