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经典诗文,永留心间。
南师附小高新校区五(9)班朗读者,将美妙的文字与您分享。我是今天的朗读者周睿萱,接下来我将与您分享美绘经典系列——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丛书 《中国民间故事》之《皇家鞋铺》。”
朗读者 / 南师附小高新校区五(9)班 周睿萱
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头儿,以做鞋为生,在大年三十晚上却碰到了乾隆皇帝。这两个人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清朝的乾隆皇帝,经常到民间微服私访。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傍晚,乾隆皇帝脱下龙袍,换上便衣,没有带随从,独自悄悄出了皇宫。他要到三街六巷去看看老百姓是怎样过年的。
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人人穿新衣、戴新帽,真是国泰民安。乾隆打心眼儿里高兴。乾隆转了几条大街,又进了一条胡同。往前走了一阵,看见一家门口没挂灯,也没贴对子,他觉得奇怪,就上前敲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开了门,手里还拿着一只正在绱底儿的鞋。乾隆也没打招呼,就径直走进屋子。屋子里点着一盏小油灯,那光亮就像萤火虫那么小。屋子又窄又矮,只能睡下一个人的小炕上放了几双鞋。靠墙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柜,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原来,这儿是个鞋铺。
乾隆就在炕边坐下来问道:“老人家,生意兴隆?”老头儿说“咳,我是个孤老头子,开了这个小鞋铺,挣的那俩钱也只够糊个口吧。”老头儿边说边绱着鞋,手就一直没停下。乾隆接着问:“过年了,怎么也不谢谢呢?”老头儿说:“订货的人等着明天初一穿它去拜年呢!”乾隆接着问:“过年了,门上怎么不贴对子?”老头儿就说:“倒是买了一张红纸,可是我大字不识一个,自己不会写,又没工夫去求人。拉倒吧,不贴对子也不能把我隔在旧年这边。”乾隆说:“你要不嫌弃,我给你写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到邻居家借来笔墨砚台,研好了墨,又把那张红纸拿来,裁了一副对联、一张横批后,还剩下一张纸条。
乾隆铺好了红纸,拿起笔,蘸饱墨,“唰唰唰”地写起来。说话的工夫,就写成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下联是“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横批写什么呢?乾隆一时没想出来。老头儿站在一旁说:“如今是乾隆爷当朝,天下太平,我们老百姓都拖皇上的福啊。这横批就写‘天子万年’吧!”这可乐坏了乾隆,他提笔就在横批上写上“天子万年”四个字。乾隆写完对子,又看了看那些做好的鞋。老头儿的手艺真高,那鞋做得有模有样,针脚密,云子花也好看。乾隆问道:“就凭你的这个好手艺,怎么没发财呢?”
老头儿说:“咳,我做的鞋样子好,还耐穿,就是本钱太少,周转不开呀!”乾隆听了,随身掏出一文钱放在小破桌上说:“我也入个股吧,就入这一文钱的股。”老头儿一看,这一文钱连根麻绳都买不起,这算入的那份股?可又一想,过年了,图个吉利,便收下了这一文钱,转过身来又问:“财东贵姓大名,家住哪里?我这儿也好记上个股东账。”
乾隆就拿过写对子剩下的那张纸条,提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说:“不用细问,这上面写的一清二楚。”说完,辞别了老头儿。老头儿看了一阵那纸条,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把它扔在小破桌上,管他张三李四、山南海北的啦!他连夜打了点糨子,把那副对子贴在门框上。第二天一大早,朝里有个大官叫刘墉的—就是被老百姓称作刘罗锅儿的那一位,坐着八台大轿路过这儿,看见这家鞋铺门口的对子,一下子愣了,心想这不是当今皇上写的吗,连忙吩咐轿夫落轿。
刘罗锅儿下了轿,进了鞋铺,问老头儿这对子是谁写的。老头儿就把昨天晚上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又把那张写有字的纸条拿给他看,只见上面写着“姓乾名隆字老大,紫禁城里有我家”。刘罗锅儿看完了纸条儿,又问老头儿:“你这鞋铺有字号没有?”老头儿说:“本小利薄,将就着混碗饭吃,哪敢起什么字号!”刘罗锅儿叫老头儿赶紧找块木板来,提笔就在木板上写了四个大字—皇家鞋铺,并吩咐老头儿赶快挂上。刘罗锅儿上了轿,进了皇宫。
这时候,满朝文武都来到皇宫给皇帝拜年。刘罗锅儿三呼万岁以后,悄声对乾隆说:“祝贺万岁爷的皇家鞋铺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乾隆听了哈哈大笑,立时传下圣旨:“文武百官,都到皇家鞋铺做一双新鞋,先交钱后取货。”这一来,开鞋铺的老头儿就有了花不完的钱,做不完的鞋,真正是遇上了财神。
书声琅琅,美文发光。
美文如画,朗读如歌。
朗读的你们,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