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研思促成长——江岸区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主题教研活动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
编辑于2023-12-14
阅读 3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4日,在教研员吕萍老师的指导下,全区五、六年级语文教师齐聚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会议中心,开展以“新课标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教研员吕萍老师介绍了老师们的前期研究工作。她指出,对单元进行整体构建,并进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模版,也没有可参照的详实成熟的样例,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难度非常大,教研团队的老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大家不断经历自我的质疑、自我的推翻、自我的重建,做各种思维的体操或思维的沉潜,过程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发,也让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有了更深的认知。

       活动中,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教研团队老师就六上第七单元进行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分享。

       周贝黎老师从学习任务群的确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和单元整体构建框架及说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选择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究竟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真正驱动任务真实发生、究竟怎样跨学科才能让“跨学科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各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上。她指出“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它整合了语文学习方式、拓宽了语文学习边界、丰富了语文学习的意蕴。基于以上思考,老师们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创设了“赏艺术之美 读武汉艺术之城”的大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不仅在课文中感知艺术,也能在生活中体验艺术,还能在城市中探寻艺术。在这个情境下,设计了“艺术之美”行中读 、“艺术之韵”读中品、“艺术之城”品中绘三大任务,又下设七个子任务,任务间逐层推进,螺旋上升,在整体设计中,老师们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的跨越——跨学科融合、跨时空实践、跨媒介展示。

       刘静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任务一的设计。她着重介绍了单元导读课和单元导行课的设计思路:导读课让学生了解单元学习内容,扫清字词句障碍,梳理文本,聚焦单元主题“艺术之美”;导行课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围绕学科学习开展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学生分享读城印象,一起丰富“武汉艺术地图”,完成自己的“武汉艺术导图”,以多种方式感受武汉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

       在任务二中,刘静老师主要介绍了文言文《伯牙鼓琴》和现代文《月光曲》的教学设计。通过聚焦活动一“乐”见古今,为大家分享了怎样在文言文与记叙文的对比阅读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文言文语言凝练,可以借助补白想象,记叙文语言丰富生动,可以进行联想想象等,这个活动用音乐欣赏的方法,又结合具体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实现了音乐欣赏、文学欣赏和创意表达的有效融合。又聚焦活动四“乐”见武汉艺术城,分享了学生试做小小音乐人,为武汉城配的乐、写的推荐词,其中有同学选的是《汉阳门花园》,当这首歌曲响起,孩子为其撰写的推荐词被刘老师缓缓诵出,全场都深受感染。

       李曼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书戴嵩画牛》的设计。教学中将这篇文言文的学习置于整个书画欣赏的过程中,以欣赏画作《斗牛图》开始,巧妙地从“藏在书画题跋里的故事”切入《书戴嵩画牛》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牧童“拊掌大笑”时的动作、神态以及杜处士“笑而然之”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想象补白,并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由资料向外生发联想、想象,再结合题跋去看这幅画,交流新感受,体会正是因为这个题跋小故事的加入让戴嵩的《斗牛图》更生动、更有趣味。题跋与画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叠加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还为藏着“武汉·艺术之城”图案的四方连邮票配写题跋诗,设计出自己专属的“题跋诗四方连邮票”,在跨学科实践中充分体悟书画与题跋叠加的艺术魅力。

       杨毅老师分享了《京剧趣谈》的设计思路。《马鞭》的教学设计了为历史人物匹配马鞭颜色和“划旱船”的体验活动,挖掘京剧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品读道具“虚实相生”之妙;《亮相》的教学则设计了“鼓点配乐”的活动,在借助文字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综合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多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感受“动静结合”的之趣;在“艺术大观园”里,拓展了解武汉非遗艺术,邀请多学科教师、家长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评比。基于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充分体会中国传统美学韵味,也学做小小艺术人,给武汉“艺术城·艺术人”制作明信片。

       随后,李曼老师又为大家介绍了任务三的设计。她着重分享了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以及最后的交流汇报课——我为艺术之城代言的设计思路。习作课创设情境,让学生走上“民众乐园”大舞台展示自我,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接着又通过拟写提纲、练写片段、好戏登台等活动让学生在习得方法、完成习作的同时为自己代言。“我为艺术之城代言”先交流前期实践成果,分享读城体验与感受,再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媒介制作“武汉·艺术之城”宣传片,并在不同平台发表。在场老师们通过观看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武汉city walk·艺术印象”宣传片,感受到学生在这种跨学科学习和实践中真正读懂了武汉这座“艺术之城”。

       总结与反思发言中,杨毅老师分别从“把握跨度,精准定位学科连接点”“分解难度,设计可“做”的任务”和“体现‘生长度’,实现跨学科的智慧共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本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设计进行举例说明,表达老师们在坚守语文学科本位的前提下,努力探寻跨学科学习的“刚刚好”的愿望。

       活动最后,吕萍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吕老师指出,在本单元的研究中,如何更彰显“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特征,我们努力探寻从整体构建到具体实施的契合之路,在坚守语文学科本质的前提下,如何让教学从“跨”走向“融”?在兼具落实单元要素的前提下,如何用好“想象和联想”这一抓手,让学生的思维从“内”走向“外”?老师们从初建到深思到反思,从研究到实践到总结,从人文主题的价值定位,到整体构架的逻辑关联,到学习任务的具体实施,大家字斟句酌,反复思量,试错中前行,追问中重建,反诘中思辨,认知也在较真中蜕变。我们力求做到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指向下,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统整一致,过程融会贯通。

       跨学科学习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研之路上,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求索,且学且研,且行且思,继续俯首深耕,不断成长!

阅读 3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