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迎着晨晖,同学们来到文山州供销社“供销映像”展览馆开展社团活动。展览馆坐落于文山市城区卧龙大桥旁,它以记录供销社历史变迁为主题,向人们展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

一大早,同学们换上绿色军装,扎上黄色腰带,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在老师的带领下排列在展览馆前。带头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各选出一名会计和出纳,负责管理各组的资产,小会计员和小出纳员拿起小本子,有模有样的记起账来。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一代代供销人靠着一双铁板脚,翻山越岭、走村串乡,把生活物资、武器弹药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供销合作社就这样发展壮大起来。同学们也来一场扁担接力,他们把粮食放进扁担箩筐,有的肩挑、有的手抬,争先恐后接力起来。

体验了一把扛扁担和背背篓,同学们进入展览馆,围在老师周围认真地听着讲解,对供销社的产生、发展以及不同时代所发挥的作用有了初步了解。有的同学拿起纸张记录、有的同学把墙上的介绍栏拍了下来。

同学们还参观了展览馆中的老物件,有粮票、纪念奖章、各种图集,还有没见过的黑白电视、凤凰牌缝纫机、永久牌自行车等等。从展览馆出来,老师组织大家开展知识抢答,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答对的可以获得更多粮票。

结束了室内参观,就要开展最受欢迎的城市生存挑战了。同学们拿着手中的粮票,到供销社兑换商品,有食盐、味精、面条、干辣椒等等。各个组汇总商品后,围成一圈研究售卖方案,并认真记录资产。然后就开始背上小背篓,沿街开始售卖起来,他们见人就主动兜售,有的甚至采用了“死缠烂打”的招数。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大家的商品都没有卖完,最后悻悻而归。售卖结束后,各个组统计自己的劳动成果,计算成本和利润,

活动很快结束了,各个小组根据累计资产,拿到了可以兑换的粮票。同学们在感叹生活不易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老一辈“供销人”的不易和付出。社会的发展,赋予了供销社新的使命,但担当的精神永远不变;推动国家实现富强,还需青少年继续传承“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努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