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校本科研特色,持续打造区域科研新样态,推动教育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12月7日上午,武昌区2023年初中段校本科研重点及亮点展评活动在区教研中心成功举行。活动特邀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靖国平、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蓝雷宇博士担任指导专家,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伊满香主任、各初中学校分管副校长、科研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展评活动。活动由区教育科学规划办饶永香老师主持。
以课程实践为基础,夯实课程发展根基,促进课程发展进阶,拓宽课程实施场域。武汉中学《专注“1234”校本研修项目,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南湖中学《高质量教育路径的探索》,水二中《五育融合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二十五中《七彩课程扬长补短,五育并举固本强基》,中北路中学《营造积极心理氛围 培育北中信心少年》,粮道街中学《传希望之火 燃希望课堂》。课程建设促发展,科研赋能谱新篇,武昌区初中学校以课程建设撬动学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向上向前发展。
以教师发展为抓手,开展学科关键能力研究,切实提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育人能力。粮道街中学《传希望之火 燃希望课堂》,四美塘学校《以人为本强教师队伍,凝心聚力谋专业发展》,新河街学校《践行进步课堂,做智慧型教师》,晒湖中学《2023年科研总结暨校本研究特色》,武珞路中学《科研赋能促内涵发展,共研共建助品质提升》,首义中学《2023年科研之思》,东亭学校《2023年科研总结》。研而有“方”,赋能明“向”,武昌科研工作者以“教育匠心”耕耘“科研初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再上新台阶。
以特色创新为突破,立足校本科研,创新发展思路,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武大外校《太空种子种植项目与跨学科融合》,梅苑学校《信息技术引领科研,智慧教育赋能发展》,华宜寄宿《夯实内涵求特色,立足创新谋发展》,陆家街中学《整校推进撬动育人方式变革》,铁四院学校《智雅文化背景下服务型科研模式探究》。以科研转化为依托,突出校本特色,形成主动、深入、合作的教育研究样态。
以落实“双减”为契机,聚焦教师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主动作为,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做好落实“双减”的“加”“减”法。四十五中《推进“精准教学”实验,挖掘“作业设计”创新潜力》,武昌实验中学沙湖学校《“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水一中《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九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杨园学校《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升初中生思维能力》。减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各学校加大学校综合治理力度,让教育回归本源,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蓝雷宇博士对武昌区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各学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建议各学校进一步凝练校本科研特色,做到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以科研推动学校和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靖国平院长从校本化、人文化、全员化、深度化、体系化、应用转化等六个方面逐一进行特色点评,高度赞扬了武昌区各初中学校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特色与创新。他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课题与科研、科研与工作、科研与方法、科研与成果之间的关系,给与会人员极强的指导意义,大家对未来科研规划和成果孵化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伊满香主任进行总结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初中段各学校在科研工作中的特色与亮点,强调了开发校本特色科研的前瞻性和必要性。她建议各位分管校长要关注区域推进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四年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在明确校本研修主体的基础上在进行规划优化,同时还应该注意科研工作表述的规范性、措施的有效性、目标的系统性等,使与会人员深受启发,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亮出高“研”值 ,“研”途满庭芳。本次展评活动是校本科研管理者、实施者一次互鉴互学的盛会。下一步,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将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整体布局,持续跟进指导,打造区域科研新样态,助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