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八大能力之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滕州市实验幼儿园樱花苑园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系列活动(七)

大六班
创建于2023-12-10
阅读 22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大家好!本期活动继续为大家分享《入学早知道—儿童必备的八种能力》。上期,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学准备能力,现在咱们一起了解一下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吧✌🏻

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情绪稳定、同情分享、处理冲突、文明礼貌、自理能力、自控、交往能力。

自我效能来导向 

目标定位能力强

  老师们会发现:有些幼儿积极举手,但请他发言时却答不上来;有些幼儿哭闹着说自己完不成任务,但一旦参与了,其实是可以完成的;还有些幼儿面对任务的来临会说“我不想、我不会”等等。

        原来,孩子们的这些反应都可以用一个来解释—“自我效能感”。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

情绪稳定善表达 

大家喜欢人人夸

  情绪表达能力是指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效果,特别是有建设性效果的情绪能力。

        5-6岁幼儿的情绪表达有以下两个特点:

同情分享是美德 

伙伴夸奖好人格

  同情是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和处境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并给予道义上支持或物质上帮助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和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

处理冲突有能力 

大家都会喜欢你

  冲突是幼儿阶段交往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处理冲突、争执的能力也是检测幼儿社会化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为重要的社会性发展特征之一的冲突处理能力,是能够使幼儿顺利进入并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

文明礼貌懂规矩

 人见人爱赢赞许

  大班是孩子养成文明礼貌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引导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不让自己的行为影响集体;学会倾听、学会礼让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理能力大点兵 

缺一都会伤脑筋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总有一些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总有一些孩子丢三落四;总有一些孩子只顾着玩儿,等到老师开始某项活动了,才往厕所跑……所以,在孩子上学以前,家长应该先帮孩子做好能力上的培养,知识的储备倒是次要的。

善于沟通融集体 

交往能力显人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而一旦来到新的环境接触陌生人,就会变得胆怯缅甸、呆板笨拙;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幼儿园里独自游戏、自言自语,很不合群;有的孩子恰恰相反,与人交往处处逞强、横行霸道……

       孩子的交往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交往能力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非常好的影响。

和孩子一起,玩一玩

《看谁说得快》

        妈妈做“考官”,爸爸和孩子“同台竞技”。如:妈妈拿出两张卡片,一张画着鸭子,一张画着老鹰。先请爸爸和孩子看清楚卡片上画了什么,妈妈问:“鸭子会游泳,老鹰——”爸爸和孩子看谁说出答案又快又准确。

《创造分享机会》

        为孩子举办一场生日聚会,并准备蛋糕、饮料、糖果、玩具等让孩子们分享。聚会结束后,可引导孩子进行分享表达。

《辨识自己的情绪》

        父母接受、确认孩子的情绪反应,明确指向孩子的某种情绪。如“失望”“焦虑”“紧张”“嫉妒”等等……

《培养孩子的成功经验》

        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强化对自身成功经验的认同。

《怎么办》

00:26

《客人来了》

01:29

  社会适应能力是孩子们入学前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请开始本周的能力培养之旅吧🔛

编辑:张玉晨

初审:胡亚男

终审:徐田田  陆贝贝

阅读 22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