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评一体结硕果——记2024年“四校同课异构”物理学科高三备考交流活动

七一袄
创建于2023-12-10
阅读 2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更好地提高高三复习课教学质量,提升高考物理备考效率,增进教学深层思考,海南中学、海口一中、文昌中学及嘉积中学四校于2023年11月28日在海南中学开展物理科高三年级同课异构暨高考备考交流活动,四校高三物理备课组积极前往交流,致力于关注高考,聚焦“双新”。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同课异构、交叉互评及专题研讨三个环节。

同课异构,各展风采

    本次同课异构地课题为《动量和能量地综合问题》。本节内容是历届高考考查的重难点,也是高三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挑战。文昌中学的王金凤老师、海口一中钟东霞老师、海南中学符永龙老师、嘉积中学林诗先老师围绕本课题为大家呈现了四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首先由文昌中学王金凤老师讲授第一节课。王老师通过物理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解决力学问题,由此引入动量能量结合解决各类物理模型问题。从板块模型开始讲解,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该模型,同时让学生通过对高考真题的训练以及书写理解板块模型的解题模式和强化书写规范,接着拓展分析了滑块斜面模型和滑块弹簧模型,课堂设计合理,讲解细致,课堂氛围活跃。

    其次第二节课由海口一中钟东霞老师讲授。钟老师引导学生重视模型中动量守恒条件和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分析和判断,再和学生共同分析子弹打木块、滑块—木板、弹簧类模型,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受力、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回答问题,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去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教师的教态自然,条理清楚,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海南中学符永龙老师讲授第三节课。符老师重点强调了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运动过程、分析对象的状态,由此确立了本节课的解题模型。符老师利用典型模型和例题加强学生对该模型的应用,同时设计一题多问的环节,引导学生思维与出题意图相互碰撞,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对考题的把握。

嘉积中学林诗先老师在第四节课中首先从知识复习入手,带领学生复习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类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穿插对模型的能量和动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弹簧、曲(斜)面、子弹木块、滑块木块四种模型,再通过例题强化学生对方法的应用。

交叉互评 解析课堂

海南中学宋文军老师对文昌中学王金凤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表示王老师的课思路清楚,环节合理,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反馈及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宋老师也分享自己关于本节课的理解:解决动力学问题,关键是确定对象,做好过程分析和状态分析,特别是要重视模型中力的分析和运动分析,以此为平台选择规律再建立方程式,并建议本节课的模型应升华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一般规律。文昌中学钟用庭老师对海南中学符永龙的课进行了点评,教学过程经典,抓住了分析作用力、分析过程这些最核心的环节,注重建模,目标明确,教学到位,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善于引导,让学生充分思考,与学生一起交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海口一中欧阳辉老师对嘉积中学林诗先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认为林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及分析具体情境的过程中语言精准,过渡自然,围绕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个核心要点展开教学,紧扣主题的同时,保证了课堂的容量和效率。嘉积中学周赞老师对海口一中钟东霞的课进行点评,认为钟老师的课目标明确,分角度、分情境、分梯度引导教学,上课过程条理清楚,同时强化重难点、易错点,最后周老师提出了目前高中教学备考是否应该锻炼学生真实情景中提炼物理模型的能力的想法,引发老师们的思考。

    最后由海南中学王先驱科长对上午的活动做了小结,首先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并认为高三一轮的备考进入了关键时刻,本次课题是力学中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综合性最强、模型最多、解题方法最丰富的部分,建议重点问题需要再慢一些,复习更扎实一些,同时课堂例题可以尝试做一些拓展,让学生得到发展。将课堂任务更加清晰明确,细化例题分析,有助于学生落实知识。

专题研讨 致力高考

    各学校备课组代表教师分享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策略,海南中学王先驱老师从展示了课标要求,海南高考实验题分值、内容、难度,分享了平时学生在考试中实验题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考题特性,建议实验专题备考方式方法应该与选择题和大题不同,同时应该利用充足的时间,进一步重视实验题专题的训练,并分享了海南中学在这一方面的规划。

文昌中学陈玉茹老师做了《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主题报告,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为例,分析实验的考点及复习建议,并提出应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可以考虑组织学生重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海口一中刘喜明老师以《测量金属丝电阻率》实验为例分享了他对该实验的研究,对新旧教材、各省不同版本教材中关于测金属丝电阻率实验原理进行比较,并从理论上推导、结合实验实操数据分析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的差异,以及造成实验误差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刘老师严谨求真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嘉积中学陈昊老师从研究海南高考题、分析实验双向细目表中提出实验考查的素养要求,重视一轮复习中实验基础复习,从常规方法开始,对每个实验可能会涉及的考点都要面面俱到,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时认为应该重点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必考实验,通过对历届高考的特点分析,摸索高考实验题的趋势,寻找重点复习的方向和计划高效的高考实验复习策略。

    本次活动中同课异构、教师评课、交流研讨等各环节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各取所长,收获颇丰,“双新”背景下教师在高三复习中更加注重备考复习课堂的高效性和实用性,相信在充分的交流后,教师们能积极创新,扩宽教学思路,终得硕果累累。

阅读 2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