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
为展示名优教师的教学风采,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落实新课标,研究新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2023年12月8日上午,在美丽的上海城实验小学,举办了海城市小学数学落实新课标教学大赛、大练兵优秀课观摩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教学大赛优秀课观摩,由两位在海城市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第一位是来自海州中心校的杨郁娇老师,她为我们执教的是三年级的《认识几分之一》。杨郁娇老师虽然仅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在课堂上,她的智慧与同学们的思维碰撞着,她的热情感染了在场的同学们和老师们。
第二位是西柳中心校的郑伟老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六年级《比的意义》。郑伟老师沉稳大气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环节展示的是来自西四中心校的李兰广老师的一节说课,这节课代表鞍山市参加了辽宁省大练兵比赛,他展示的课题是六年级《圆的周长》。李老师设计的说课有深度,既落实了新课标,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环节展示两节演课,这两名教师在海城市教师大练兵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一位是来自南台中心校的任辉老师,她演课的题目为三年级《稍复杂的排列问题》。另一位是来自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孙昊老师,她演课的题目为《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她们教态生动,教学内容设计充实有高度。
最后,由海城市进修学校郑主任对今天的几节数学课进行点评。她提出了四个话题。
话题一:培养学生的素养。
郑主任强调,创造营的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思考,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怎么教?
话题二:新课程下的结构化、大概念。
她提出课程是围绕相同主题进行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而这个螺旋式的组织逻辑就是结构化、大概念。
话题三:三种水平的教学,你现在在哪里?
她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联系真实生活来思考数学。
话题四:学生的素养是学习经验,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能培养学生学习经验呢?
她要求教师上课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要准备有深度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教师成长的源泉。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建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相信全体数学教师会在这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不断思索,不断感悟,深耕细研,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