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六个一工程”每周分享(12.10)

Enna
创建于2023-12-10
阅读 10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数学组

培训心得

毕清

     有幸参加第十三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例展示,为期三天,结束后只有一个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收获满满,具体感悟如下:

     课题形式多种多样,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应有尽有,不同的授课老师有不同的上法,不同的章节也有不同的上法,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不由得惊叹于数学老师们的创造力,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来自上海一位老师的《概率》章节复习课,学生在展示出本章节思维导图之后,老师设计的三个活动,小组以抽签的方式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所学的概率的相关知识设计方案,最后说说使用了哪些具体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梳理了知识,小组合作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又使得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做到了解决问题为明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暗线的教学目的。三天活动8个会场一共120节课,遗憾的是只在一个会场听了15节课,但就这15节课,也是让我受益匪浅,每位教师的风采,历历在目,学习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起来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英语组

Unit 7 Mom Knows Best 教学反思

龙姚念

物理组

  观单元教学《光的反射》反思

    蔡婷

     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将抽象的物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让学生不再停留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透过物理现象借助问题探究期中的内在规律,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新课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今后的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做到以下三点。

    1.    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既要搞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又要把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听到的课程和自己教授这节课的过程中,是直接给了法线的概念。但是法线是本来不存在的,那么引入法线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那为何不把入射角定义为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夹角呢?这样同样可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如果这样解释,法线的存在意义就没那么重要了。如果是定义法线仅仅是为了研究角度的关系,当我们把反射面简化成一条线的时候,那么倾斜的法线面和垂直的反射面都可以研究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可见法线的建立实际是建立为了确立立体的反射模型。

   2 加强实验教具的设计

    观摩的所有公开课的课程中,老师们都会自制教具进行突破,而自制教具并不是为了去炫技,不是去表演,经常有老师会把“赛课”与“表演”并列放在一起,都在舞台上,都有设计,都有讲究言行举止,但唯一不同的是,表演是服务于台上的观众,而上课永远服务于台上的学生。真正共情了,台上台下都会被感染。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赛课”,无疑是精心大招的,真正需要摆正的执教者的心态“我这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呢?”“我的这句话能解答学生疑惑吗?”“我的这个问题能点拨学生的思维吗?”如果不能,就删掉它。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本节课为引导学生掌握探究过程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设计了多环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讨论时间,促使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总结等,真正实验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

化学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

    我是化学组备课组长殷娟老师,感谢许主任给我这次机会,我很荣幸代表化学组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化学组的一些粗糙的做法,也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让我们做的更精细、做的更好。

    三年前,许主任带领我们的第一届初三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的化学成绩和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我们教学生涯的低谷。幸运的是有以汪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鼓励和引领,有许主任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化学人团结合作、凝心聚力,我们相信,只要不放弃,剩下的永远是反弹。于是我们以空杯的心态积极学习,不怕苦、不怕难,砥砺前行,经过三年的磨练和洗礼,我们化学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回顾这三年的历程,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按照许主任的指示,我就谈谈本学期我们的主要的做法:化学有很多实验,老师们会一起整理实验室、探讨实验的成功之法。遇到重难点的课题,老师会互相听评课,探讨攻克难点的方法和技巧。面对期中考试,老师们提前四周要求集体谈论其复习安排和方法。老师们积极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形成文字、分工合作,针对我校期中考试的复习资料就应运而生。我们的每日默写,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题复习的导学案,突破学生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当日作业集训巩固和提升难点。每周一测提升学生的考试技能、数字化其近期学习成果,并提升化学学习兴趣。老师们会利用打饭的时间和课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做好个性化辅导。老师们还会为主动来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准备一些小礼品或者小零食等等。

    我今天的分享的就到此结束,预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如意,一切胜意!也预祝2024年中考再创佳绩!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向红

     结合之前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尝试,我将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和教学重建三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反思。

一、自我评价

   (1)总体框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的内容,这节课要重点关注中和反应的实质,会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对中和反应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关注生活。本节课我通过“皮蛋蘸醋吃”这个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酸和碱能否发生实验?紧接着用实验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学生难以直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给学生造成认知障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反应物消耗或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探究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其学习化学的方法至关重要,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然后通过指示剂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紧接着介绍反应的微观实质,H++OH-=H2O,引出其他酸和碱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通过多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总结出盐和中和反应的定义。最后通过所学知识回头解决为什么皮蛋蘸醋吃的问题。引出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能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初步分析、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整节课教学设计主线清、情境创设佳、呈现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有效化学课堂。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循循善诱。

     (2)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宏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中和反应的微观分析,形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微观视角。利用“化不可见为可见”的方法去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发生,发展创新思维。利用中和反应的宏观现象、微观解释、化学方程式,形成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通过“如何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能用科学语言和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具有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

二、问题反思

回顾整堂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不足

(1)概念理解不到位

     本节课为一节概念建构课程:建构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我在理解概念的环节,只是带着学生从概念的字面上理解,没有从其他方面辨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过的反应推翻。

(2)信息技术融合不到位

     本节课可以与手持仪器相结合,比如测定中和反应中的电导率变化,与物理中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们更能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测定温度变化,更能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放热,测定pH变化让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就是一个抵消过程。

(3)课后作业形式单一

    作业设计依据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作业体现诊断、巩固、育人等功能。作业设计可以依据生活情景和教材来设计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寻找生活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或者利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哪些难题?

三、课堂重建

     为了让学生建构中和反应的概念,我决定将本节课进行重建教学流程为

历史组

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史料阅读问题引发的思考

九年级历史 王玲莉

    九年级的世界史涵盖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部分。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因而,新课的教学一直处在赶教学进度的状态,课堂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帮学生理清每课主题的内在联系。但所有的内容,不能只给出结论,必须通过材料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概括出相关的结论。这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即“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做到既能理清每课内容,又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呢?我把近期自己的想法与做法进行了归类解决。

    1. 框架是主线,材料训练是方法。

    越是需要赶进度,越是繁杂的课堂内容,就更应该关注清晰的框架,这是必备的前提。在推进课堂环节的过程中,史料应该在适当的位置准确地出现。例如,材料若呈现的是“背景”,则在讲背景的时候,就引用此段材料;再如,呈现的是“评价”的材料,就让它出现在学习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部分出现。

    那么,该如何挑选史料呢?

    2. 合理利用导学案,配合校本作业训练。

    导学案里每课出现的材料题,可以分类地引用到新课学习中,让学生对照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探究或是合作学习等。最后在新课结束后,可以当堂训练校本作业里的材料。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史料,即教材里的“材料研读”栏目。

    3.以教材“材料研读”为主,辅助教参上提供的经典材料。

    教材上的材料多是来自权威的“引经据典”,具有准确性和适用性。当前很多的史料教学中模式中,有一个误区,即史料无限扩展,而弃用课本。正如罗志田教授所说“史料无限扩展,却不看二十四史”,盲目求新,却忽略基本史料。教材上的材料应是第一材料。如果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角度,可以通过教参上的材料作为补充。(当然,这些材料都是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该考虑的。)这方面,可以把自己的课题研究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解决了材料的来源问题,那么具体的材料训练该怎样引导学生呢?

    4.材料训练的基本做法可以分三步走。

    平时训练史料阅读时,可用以下步骤:边读边圈出关键词——标出序号,对文字进行分层——确定每层材料的不同含义。每次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请学生上台演示)——检查学生是否有圈点勾画的痕迹。如此反复训练,强化思维习惯。

    除了以上短期的训练外,如果想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史料能力,还可以从长期培养的角度着手。

    5.史料阅读需要长期的计划,可以分层级、分类型、有计划渗透与培养。鉴于初中以故事激发兴趣为主,推荐学生自愿阅读书籍:

 通史系列:

 初一:张荫麟《中国史纲》,商务印书馆。

 初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初三:陈衡哲《西洋史》,岳麓书社。

 兴趣类:《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通过600类文物展现7000年中华文明史。

    了解教材上的基本史识类: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湖南人民出版社。

    6.教师在研究中、高考题中的过程中,可以参看:

    钱穆《国史大纲》;

 齐世荣版、蒋廷黻版,徐中约版《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料汇编》

综合组

教法学法: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方法

张超

    所谓运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跑动中用脚推拨球的动作,并且使球始终保持在运动员控制范围内的连续性动作。体育中考中对技能的考核,主要的方法为运球绕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运控球能力。常用的运球方式有: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运球等。

    脚背外侧运球通常用于直线、弧线变向运球,其特点是易于掌握运球方向和发挥运球人的奔跑速度,还具有掩护球的作用。比赛中多在快速奔跑和向外改变方向时使用。这项技术适合在考试中使用。

    在运球过程中,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步幅要小些。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屈,脚跟提起,脚尖稍内转,在迈步前伸脚着地。用脚背外侧向前推拨球,使球直线运行。向前侧推拨球,使球曲线或弧线运行。

    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快掌握缓慢地直线运球,但在曲线运球时,无法很好地控制方向。针对这一问题,选择借助其他器材来进行解决。

    首先,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根跳绳,以小组为单位,将5-6根跳绳伸展开后在地上摆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每个小组按照所摆的图案,沿着图案的边缘进行左脚和右脚的运球练习,要求运球脚和支撑脚分别位于跳绳的两边,并且在运球过程时,球不会远离图案。借助此方法,让学生巩固运球时支撑脚的位置,并且自行体会触球部位对球路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带球方向的把控。

唐自强老师作品

阅读 10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