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棉湖镇境潭小学开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实地研学活动

转身~遇见阳光
创建于2023-12-10
阅读 23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9日,揭西县棉湖镇境潭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良田乡南方人民银行和大北山革命纪念馆进行实地研学。

  火炬村曾用名龙跃坑,后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而改名,它是一个红色的革命故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小延安”之称。在解放战争时期,龙跃坑因为背靠大北山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位置和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成为潮汕人民抗征队诞生地和根据地。

  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后勤部、兵工厂、武器弹药仓库、潮汕军政法庭、看守所及后方医院等都曾经设在这里。

  1947年6月7日,中共潮汕特委在龙跃坑村以北约10公里的大北山天宝堂召开会议,宣布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队”,确定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政策。

1948年前后,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及后勤部曾设于在此地。刘向东、曾广、林震、陈彬、邱志坚、何绍宽等人都经常在这里活动,制定对敌作战计划,指挥了许多战斗,还开办了兵工厂,设立了潮汕军政法庭等。1948年夏,潮汕人民抗征队按中共潮汕地委指示,成立潮汕军政法庭,法庭的职能主要是审判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历次战斗中及平时抓捕的国民党战犯、特务分子,土匪和地主恶霸等。是年,潮汕人民抗征队军政法庭在此设立监狱看守所。

  1949年6月,中共潮汕地委迁到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委会龙跃村北山楼内李氏祖祠,并设有电台,直接与中央联系,出版了《新潮报》指导潮汕各地党活动。1956年3月,天宝堂建立起果林场,“文化大革命”前曾作为揭西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址,“文革”后期,又成为揭西地区知识青年的集中上山下乡点之一,先后有300多名知识青年在这里经受了时代和山区生活的磨炼。

  在群山环绕的揭西县良田乡,有一座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和一座南方人民银行印钞厂纪念馆,两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通过图文并茂和实物展示的形式,较为充分地展示了南方人民银行的历史。

  良田镇教育组长向我们介绍了南方人民银行。

  南方人民银行自1949年4月筹备至当年末改组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行时,存续时间仅9个多月,但对当时稳定华南地区金融秩序、促进生产、支援解放军南下及解放区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历史虽短暂,但却是党在华南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金融文化基因,弘扬革命光荣传统,2016年,南方人民银行印钞厂纪念馆在良田中心学校(原印钞厂旧址)成立;2017年,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在良田乡下村成立并对外开放。

         下午,党员们来到大北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研学。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两层回形建筑,共有6个展厅,图文并茂地展出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揭阳县委和潮汕地委在大北山开展革命活动,带领揭阳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进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

         其中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的廖仲恺、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顾问加仑、总教官何应钦等第一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棉湖兴道书院;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公安局技术科)。

  党员干部在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观看图文并茂的展示板及查看实物等途径,系统地了解“五四运动”以来,大北山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革命英雄事迹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回程上,党支部书记赵国俊要求大家要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奋斗力量,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奋斗的指示灯,也是我们精神的动力之源。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立足历史,学好党史,要学习他们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实际行动将红色经典传承好、发扬好。做一个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知书达理的新时代接班人,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阅读 23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