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阳和气爽,百花芬芳,蝶舞莺飞。5月16日下午,长征源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观摩了谢月英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课后,开展了评课、议课研讨活动,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促进了全体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我们一直致力于“变教为学”的教学模式,结合师生对理想课堂的梦想,对校本文化的探求,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系列研究,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提升、迁移运用”为模式的教育理念。教学中,乐教乐学,突出课堂的主动性;敏思善问,突出课堂的探究性;情知交融,突出课堂的情感性;妙设巧练,突出课堂的体验性;想象拓展,突出课堂的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展示活动中,谢月英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中,以认识人民币—分类—探究关系进率的活动为主线,让孩子们在合作探究中思考,徜徉在敏思善问的学海中遨游;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操作的乐趣,和同学交流、和老师互动,情知交融魅力无限。
课的伊始,教师以孩子们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本课课题,让孩子们认一认老师大屏幕上的这些人民币!抛出“你是怎么认的?”接着,先让学生同桌内说一说,再指生说说认的方法!然后教师再出示凌乱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问“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元几角几分呢?”从而进行对人民币的分类整理,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接下来,教师拿出一角钱问“老师想用一角换你的一元,你愿意吗?”引出本课的难点“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此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了学习单,让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自主探索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再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发现的?汇报完后教师带着大家一起数一数总结出1元=10角,1角=10分。
最后,教师精心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把课堂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让学生在玩中巩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瞧!孩子们玩的开心!学的快乐!
整堂课中,谢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儿童化的语言表达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观摩教师聚精会神,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教师变“教”为“导”,整个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大多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形式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将新知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不仅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每一堂精彩展示课的背后,都凝聚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每一次的试教,每一次的评课,每一次教案的修改,都仿佛电影情节一幕幕呈现眼前,讲述着教研的每一个脚步。就如此次教研背后,一年级备课组的老师们多次聚集在一起听课、研课,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每次都能为这节课注入新的血液和氧气,让这节课充满新的生机!
教学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结束,课后,谢月英老师谈了自己上完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也表示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更好的建议!
瞧吧!老师们在做精彩的点评。她们各抒己见,一个优点,一个缺点还有一个建议,惊叹于老师们对课堂的观察和评课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来离专家也不远了……
其中,华金跃组长对这节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他认为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去构建新知。再者,他建议分类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会更有实践性!同时,华金跃组长还根据本次教研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了回答:1、他认为本节课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分类发现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也可以按元、角、分进行分类!2、他提出:本节课需不需要把孩子们只身于现实的购物活动中去!这样会不会有更好的提升!
陈金梅主任对本次教研作了总结。首先,陈主任充分肯定了谢月英老师对待本次教研的敬业精神和付出的努力!接着陈主任认为这节课老师设计了问题,但教师缺少整理总结并有意让学生强调的意识。最后,陈主任也为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她认为围绕分类应该有两个层次,具体建议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先出示一些凌乱的人民币问:“认识它们吗?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整理?”让学生进行第一个层次的分类——硬币和纸币!并在此时认识各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接着问“如果老师还想把这些人民币再分一分,你又会怎样分?”进入第二个层次的分类——元、角、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活动其实是个不断思考的过程,讨论后受益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长征源小学的教师们会更加努力地思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