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河流里
在喧嚣的人丛中
读一本好书
领略先人的智慧与才情
写一纸情愫
收揽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寻一处安宁
沐浴书香的恬淡与悠然
一段走心的阅读,一篇充满哲思的读后感,都是丰盈心灵、助力成长的印记。在环城小学“雅言传承文明.书香浸润人生”“悦”读活动中,老师们手捧一本书沉心阅读,在袅袅馨香中咀嚼文字的美好。
好书推荐
推荐人:邓燕
推荐理由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带给学生。在当前进一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本书必定能带给教育工作者们诸多启发和借鉴。
核心内容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作者是美国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本书围绕设计理念、重点问题、设计阶段等进行成果导向理论下的逆向教学设计,把教学研究从传统经验型转向实证型,教学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核心是逆向教学设计,强调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最终学习结果导出,逆向运行到学生开始上课的状态。逆向教学设计能够带给老师们很多关键启示,也是关于教育教学的一场深刻变革。
个人感悟
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感受最深的有如下两点:其一是对“理解”的理解。本书从“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对“理解”进行了阐释,让我感受到“理解”不只是“知道”,而是要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要“超越信息本身”,它是多维的、是复杂的,有不同的类型和深度。其二是对“逆向设计”地思考。本书中谈到的“逆向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对于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具有一定启示,可以建构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的结果评价指向和目标指向。学生在知道了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现某一结果获得某种技能和知识的时候,学习的效率会更高。这便启发了我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思考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教学达到了目的。因此我们首先应关注教学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我们可以尝试着“以终为始”的设计,从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好书推荐
《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
推荐人:蒲佳佳
推荐理由
“他一定在想什么!但我进不去他的世界,他也不出来。我在他面前,他在我眼前,我如此爱他,但他却离我无比遥远。”要想了解一个人,不能只听传说,要亲自去了解。要想去和孩子对话,不能只做无谓的错误尝试,要亲自去阅读。《对话孩子》是一本值得看,值得反复看的书。有具体做法,有经典的案例,边学习边照镜子。
核心内容
《对话孩子》记录了作者在加拿大从事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十八载的亲身体验,是作者的经验分享。本书四篇共二十个章节,记叙了如何走进孩子内心,危机干预,自然对话及多方位对话,作者在自序中说到“为什么我们大人就不能放下自己的权威,弯下身段,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呢?倘若我们不知道怎样尊重孩子,那么孩子怎么学会尊重别人呢?”一些看似理所应当,实则需要我们去深思的事情都能在本书找到答案与方法。
个人感悟
读第十六章《综合治理模式》、第十七章《寄养家庭》
Aha:“个人-家庭-学校-社区” 这样的联动模式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常常在呼吁“家校联动”但真正做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学生个人的状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校的真正联动,都是缺一不可的。
网络成瘾和电脑沉迷,是我们对孩子下的定义,我现在还没有结婚生子,常常幻想着我有孩子之后会如何如何,如何养育,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对待网络,我自己要如何进行榜样的树立,这些都是如动画一般在脑海闪过,但我清楚仅仅是想起来就很痛苦。我自己做不到枕书而眠,往往是抱着手机入睡,难道在有孩子之后就能改变吗?我用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来组织自己沉迷刷那些无聊视频,强制关闭微信视频号,但总能从各个地方找到视频入口刷起来就停不下,反倒是看书时,时时不能静心。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
Now:在读书时,我感叹于“寄养家庭”的伟大之处,政府的投入与关注,社区的干预等等。我之前去过甘孜一个儿童福利院支教,那里的孩子告诉我很多是由家里人或亲戚送到这里的,如果没有钱为他们“续费”那么就会被接回去。我不太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管理机制和入院制度,再加上地域差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首先,“寄养家庭”的父母是伟大的,特别是自己有子女还接受寄养的,我认为在养育孩子方面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自己的子女如此,更何况素不相识的人。
其次,我有在电影中看到犯罪者伪装成“寄养家庭”父母进行收养孩子之后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无奇不有,在寄养家庭审核时想必也是很严格的,但总有人会钻到空子。
最后,关于“寄养家庭”和“留守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反倒会幸福一些,至少父母在,只是不常在身边,而且留守的都是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再次也是亲戚,虽然不排除亲戚的关系不好之类没有办法的留守,总归是由血缘关系。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只是目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还多停留于口号(个人看来)。
总之,青少年的教育任重道远,读这本书下来,不得不承认国外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关怀程度确实要更重一些,敢于发现问题,承认问题,愿意主动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香醇浓郁的书味儿,是一种美好的氛围和情感。漫步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纯净和美好,这样的静心阅读能够让我们沉淀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吧,让雅言传承中华文明,让书香浸润我们的人生!
编辑:蒲佳佳
图文:邓燕 蒲佳佳
审核: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