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清心清语】-38-合集

名可名
创建于2023-12-09
阅读 2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心清语No. 38

亲情不是肉体距离的远近,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孩子和家长隔得再远,如果家长的心跟孩子的心是一致的,孩子跟家长的亲情就很好。 

——清一山长《山长2018年答疑》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手抄【清心清语NO.38】

#感悟

借由“权威镇压也是很多家长,包括老师都会采取的一种教育方式。您认为这种方式可取吗?如果不可取,当遇到跋扈、完全不服管教的孩子,您的对策是什么?”这个问题,谈一下对本段清心清语的感想。


孩子跋扈不服管说明他对管教者的不信服,也没有尊重。出现这种现象从两个方面来看。教师自身的德行、学术水平是否真的值得学生尊重。现在的孩子有很多机会接触风格迥异的老师,有体制校内不苟言笑动不动就把家长搬出来的传统教师,也有把学生视为“上帝”百般拉拢希望多创业绩的校外教师。现在的孩子,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也有一套类似成人的评价体系,部分原因源自家庭对孩子的价值观取向。能不能让自己的德行,或是学识水平,或是有过人的本领在学生心里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是教师自身的修为了。另一个方面,教师对孩子是否出现了分别心,是否真的带着一颗慈悲有爱的心看见孩子。能不能看见孩子当下的真正需求、他渴望得到的帮助究竟是什么?希望被关心、理解、遇到困惑自己无能为力走不出来,自己又不知道如何求助?现在的家长看似都非常重视教育,买学区房、上名校、周末课外补习班不间断,四处学习教学理念方法,恨不得一股脑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立地成才。本应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被用力过猛的教育者全权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学习也就变的十分被动。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多数家庭与孩子沟通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学习。本就在教、学拉锯中站被动地位的孩子,就更鲜有话语权。只能处于聆听、接受、认可,偶尔表达的“不同意见”也会被视为不听话。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增强了,但是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并不多。这也为孩子进入青春期有独立思维意识,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不”更为有效埋下了伏笔。跋扈只是表象,还是要看能否看见孩子的心。家长也好,教师也罢,与孩子之间的链接不是靠肉体距离的远近,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孩子离家长再近,心隔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链接就不尽如人意。新教育,也是“心”教育。进行教育之前,先要有对“心”的看见。因此跋扈是表,还要明其里。拉近心的距离,建立信任链接。当孩子对老师有了足够的信任、看见老师对自己的爱,无论是权威镇压还是柔声细语都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并不会影响教育目的的达成。

高蓉

——2023.12.08

15-无

阅读 2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