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的艺术的学习心得

零(Emma)
创建于2023-12-09
阅读 19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双减”背景下,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高度配合,家长和教师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改变现象。现代家校共育以学校教育为载体,在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结合家庭的“个性”,充分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创新合作育人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建立家-校一体育人格局。家校共育机制可以促进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满足儿童全面可持续的教育需要,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合作中,还可以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活动热身导入,带来了热烈的学习讨论氛围。

  “双减”政策是对原有教学结构的破解,大家要重新再造教学形式,面对新的要求,要有新的想法。减量的同时,要提质增效。作业要减,但是教学质量要提高。作业分层分类之后,重点在“管控”,“减”不等于“不管”,而是落实。“双减”之后,不“内卷”了,但是“佛系”和“躺平”也同样不行。面对学生,老师更要率先垂范,以积极的状态引领学生。

  家庭和学校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支持和辅导。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学校则可以通过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学习资源的提供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相应的培养和支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学校则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和学校都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倾听的耳朵。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在与家长沟通时作为班主任工作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聆听家长的话语时找到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应使家长感受到尊重,认可和期待。

  家校沟通的方式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用心寻找与不断摸索,从而更好地加强家校和谐关系建设,形成家校共育、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更健康、更阳光地成长!

阅读 19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