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在教师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位长者、有一位导师为你点亮前进的明灯,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2023年12月8日下午,在牛清海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牛校长的组织下,工作室的成员通过网络学习了《课例式解读》第四章的内容。张翠名师工作室的周启英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例1一课例3的内容。
周启英老师首先明确了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性。2022版课标的教学建议第1、2条分别指出“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本章内容就从是三个课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例1:凸显计数单位,感悟数的一致性,在这一课例中周老师指出建立整数、小数和分数一致性的关键之一就是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打通知识壁垒,实际上他们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
课例1中设计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在暴露困惑中引发学生需求;在读数中感悟计数单位的价值;在画图中感悟数的一致性;在交流中继续感悟数的一致性。通过四个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数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例2:整体把握,感悟运算的一致性。这一课例主要梳理了“分数、小数除法运算一致性”的两条学习路径,实现整数、小数及分数除法运算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两种路径的设计,都体现了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一致性,同时与整数除法贯通,有利于学生对除运算的整体把握与理解。
课例3:整数乘法如何体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这一课例同样从四个学习活动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唤醒研究经验、列举更多算式、运用经验自主探索和感悟算理算法等学习活动,不仅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也体现了数学运算的一致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力。
教学工作的繁忙也未能阻挡工作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各位老师随时随地抽出时间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知识储备。
常言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学有所思才能内化知识,思而交流才能共同提升,工作室的各位老师也将自己的感悟落于纸张,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愿我们以此次研修活动为契机,学他人之长,促自身成长。愿教研的灯火光芒万丈,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