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留住乡村文化基因——乡村学校。
学校是乡村的根,学校比产业更重要,如果有学校,即使乡村产业发展不足,村庄里仍然有留守的儿童和妇女,乡村仍然是农民生存之所,乡村才可以得到延续;如果没有了学校,那么乡村就会彻底断根,随着老年人的逝去,乡村就不复存在。如果没有学校,即使乡村产业发展了,乡村也不过是一个农业生产车间,而非农民的生活之所,没有孩子的乡村不是真正的乡村,这样的乡村也无从振兴。
早许多年,人们已经开始谈论农村的空心化。所谓空心化,主要指青壮年离开了农村,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其实,比这个空心化更为严重的是智力空心化。
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极其严重,再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如果一直如此持续,整个农村,就会成为文化荒漠。学校的撤并成为农村人口迁徙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子女上学,整个家庭都搬迁到县城,一个户籍人口将近3万的乡镇,只有2000多人还留在乡村,50岁的人在村里算是少见的年轻人。如果说外出务工只是吸引了乡村的劳动力,而学校的撤并则消除了乡村的根。
乡村振兴要从学校教育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农村教育衰落既有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决策不当的主观原因。
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乡村学校办学质量不高,造成乡村和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农村家庭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一些父母也随孩子读书被迫迁移到城镇陪读,在城里打工,因为村里没有学校,妇女和孩子都在城市,学生流失严重,导致农村学校空壳化,一部分刚刚修成漂亮的农村学校,地方又撤并农村学校,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要认识到人口迁移的客观规律,适应人口变化重新规划学校,同时也要避免简单的撤并,减少政策不当的影响。乡村的人口外流和学校撤并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因为乡村的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家长们纷纷带孩子进入县城就学,而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减少又造成了学校的难以生存,最后只能是一撤了之。
学校,不仅是当地社区建筑的物质证明和“村落中的国家”符号存在,也是乡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和道德高地;不仅是乡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也是现代文明进入乡村社区的象征;不仅是将乡村社区人们联系在一起的胶合物,更是乡村居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寄托之地。
乡村学校的存在,保证了学生生活在乡村社区的大环境中,为学生接触浸染、体悟习得乡土文化提供了现实条件。所以说,乡村学校的存在间接保护了乡土文化,并使其具有传承和发展的可能。
乡村学校作为沟通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桥梁,可以发挥文化的辐射与引领功能,促进乡土文化的变革,推陈出新。针对伴随我国社会急速转型中乡土文化生态出现的危机,乡村学校教育要培育乡村学生“生命之根”,重新创造乡村学生“精神家园”。可以说,如果乡村学校疏离、割裂了其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能,那就只是地理空间上的乡村学校,而不是文化意义上名副其实的乡村学校。
首先要通过合理的学校布局,保障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尽管农村学生人数在减少,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学校布局,尽可能缩短学生与家庭的距离,从而为乡村生活提供可能。比如在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学校,通过提供校车等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家乡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学校的吸引力。通过合理布局和提高乡村学校质量,可以减弱农村人口迁移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其次,把教育纳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中,通过发挥当地各方人士的积极性,提高办学质量。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振兴产业,同样要振兴乡村教育。教育构成了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