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冬风风有信,一朝花开任始承

——记国培计划(2022)云南省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第4天学习

徐娜
编辑于2023-12-09
阅读 22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023年12月6日相聚美丽蒙自,我们开启了为期5天的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学习。至今日,已是四天,有诗云:“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我们的学习也是,渐入佳境,学得豁然开朗。

活动安排

  2023年12月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培训部副主任陈倩倩为我们带来精彩培训。培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区域校本研修推进方案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第二部分:《校本研修方案》实例评析及分享。

      下午,红河州蒙自市第三中学的林彦卿老师进行了题为《聚焦能力推进,赋能教育提升》的基于微能力点融合应用的校本实践案例分享;红河州开远市第五中学的代尤丽老师分享了小组研讨制定校本研修推进方案。

上午

第一部分

  陈倩倩老师为老师们讲《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区域校本研修推进方案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

一是在讲座中介绍了2.0的关键职责是什么,点明2.0的6条实持路径。

二是深入浅出給老师们讲解了数字化教育转型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融合教学的建议。

三是特别详实具体地剖析了如何基于实际撰写各地区或者各校2.0项目研修方案,以及研修形式、研修安排怎么做。


2.0的关键职责有:规划者、设计者、推进者、指导者、评价者。

2.0的实施路径有:问题梳理、目标确定、主题明确、活动设计、整体规划、实施安排、制度建设。

陈倩倩老师特别详实具体地剖析了如何基于实际撰写各地区或者各校2.0项目研修方案。

教给老师们用三点法来撰写研修方案。一是找准问题点,依次进行 现状分析 、 问题发现、 确定主题,二是根据问题点,找到突破点 ,明确目标 选择能力点 ,三是生成成效点 ,进行成果预设 考核评估  优秀评选的设计。

陈老师带领学员们从实际案例学习如何分析各校的现状,组织活动剖析老师可以在2.0项目中的发挥,利用不同年龄段老师的特点同,结合学校硬件软件条件有效推进2.0项目的实行。

陈老师强调,撰写研究目标要从真实情境化及问题详细化两个方面进行问题描述,采用“abcd”格式撰写基于实际可操作的研修目标,同时用“SMART”原则来检测确定的目标是否可落地实施.

陈老师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详细地讲解如何选择能力点,基于教师发展方向来选择,要遵循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一:技术支持的课堂优化

目标二:技术支持的学生自主学习

目标三:数据支持的学习指导与评价

基于这三个目标,考虑如何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需要用到相关的能力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再来选择对应学习的能力点。

陈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对2.0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个早上的理论学习,陈老师给出一个《校本研修方案》实例,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该方案优点与不足,优点优在什么地方,不足可以如何改进。各组组员聚在一起,各抒己见,热烈讨论。通过思维的碰撞,意见的交换,把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如何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的制定,有了更加清楚和明晰认识。

总结 分享

讨论过后,推选一个组和大家做了分享。陈老师对2.0研修方案制定做了总结:基本情况要真实、瓶颈问题要突出、学校愿景要切实、绩效目标要可行、能力选点要匹配、活动设计要整合、制度保障要有力。

上午学习感言

青山顶上云团团,南湖桥下水荡荡。

今早的学习就像蒙自米线一样美味;

今早的收获就像蒙自的榕树一样丰茂,

今早的讲授让我们对2.0的认识,

就像蒙自的炮仗花一样清晰而又艳丽。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让我们带着所得去思考,去行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下午

第一场讲座

        红河州蒙自市第三中学的林彦卿老师进行了题为《聚焦能力推进,赋能教育提升》的基于微能力点融合应用的校本实践案例分享。

     林老师从如何参与培训、如何制作案例、学以致用的收获、学校推进的情况四个方面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做了分享。

    林老师在分享如何参与培训时,谈了自己是如何学习2.0,认真做笔记,不懂就问老师,反复思考实践;她的一丝不苟令人感动。

      林老师在分享如何制作案例时,分享了获得信息化教学创新案例国家级奖项的案例《漫谈中国汉字》,她的巧妙的构思,浓厚的语文味,浓浓的语文素养,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林老师在分享学以致用的收获时,分享了她在常规课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昆明的雨》《驿路梨花》,她的用心,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巧妙应用,清晰地展现了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产生的创新和惊喜。

      林老师在分享学校推进情况时,良好的经验令人赞叹。

第二场讲座

       红河州开远市第五中学的代尤丽老师分享了题为《借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机构建真实情境课堂——以七年级上册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案例分享。

代老师从以下6个方面和大家做了分享:

1.培训历程和案例来源

2.案例描述

3.信息化环境与技术工具

4.活动过程

5.实践成效

6.教学反思

      代老师分享了自己从学习2.0到成长的经验,以及在教学中应用2.0的收获,以及获奖的经验。

       代老师分享了获得信息化教学创新案例国家级奖项的案例——七年级上册数学《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案例中,代老师通过C4、B6等多个能力点,互相结合,在教学中应用到3D打印、多学科融合来学习立体图形的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折叠、复原长方体,在信息技术老师指导下进行3D建模、切片、打印,并通过课件几何画板展示自己的设计,在班上用语言文字说明自己的设计构想,包括样子、LOUGO 的设计想法,并实施镜像分享学生的制作过程。最后通过公众号投票来度孩子们的作品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素养等得到提高。

      任重道远须奋蹄,风疾潮涌好扬帆。每次学习都能遇见最美的自己,每次聆听都能看见不同的风景。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是最好的成长,坚持、输入、内化、输出,成就更好的自己。教育依旧,初心不改。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此为契机,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推动2.0落地开花,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更好服务。

曲靖二组

文字 编辑:徐娜

图片来源:曲靖二组成员

阅读 22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