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个话题:“父母会向你道歉吗?”结果很扎心。会向孩子道歉的父母,只有五分之一。
有个网友说:“不管我受到什么委屈,父母从来不道歉。”
一直以为父母最难开口的三个字是“我爱你”;没想到,也可能是:“对不起。”
1.父母向孩子认错究竟有多难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有一次方圆劝童文洁:“跟孩子说声对不起,道个歉,这事就了结了。”童文杰说:“我说不出口”。后来,童文杰还是去了站了好半天,开口却是一句:“知道自己错了吗?”
有人说就算道歉,也要孩子先认错:“我有错,哪都错了。”这其实是父母的“强盗逻辑”。
即便是这样的道歉方式,对很多孩子而言也是奢侈。
网友顾天北讲自己的经历,一天晚餐前,她打电话问加班的妈妈是否回家。就这么一小会的耽搁,迎来父亲劈头盖脸的大骂:“你吃不吃?不吃滚出去。”她愤怒离家。
几小时后,他回家,父亲骂了一声,就一巴掌一巴掌的扇他的脸,他一句话不说,更惹怒了父亲:“你哑巴了吗?聋了吗?不是硬气得很吗?”
妈妈劝她跟父亲和好,她哭着说,:“我就要她一句对不起,只要她说了这句话,这个事情就过去了,我只要这一句话。”
没想到妈妈接下来的话,使她更痛苦:“你是不是太看得起自己了?他给你道歉?你是他爸,还是他妈?我和他才是平等的。”
顾天北说,那天晚上的天好黑啊。被打不还手、被骂不还嘴,就要一句道歉,怎么就那么难呢?
另一位网友说:“偶尔我跟我妈聊天,说起小时候的事,他难以置信的问我,不可能吧,我有那样对待你吗?原来,她早就忘记了,但是那些事,活在我内心深处,一生都不会忘记。”让孩子备受折磨难以释怀的事,在父母那里竟然是不记得了。
2.原来,时间并不能淡化伤痛
一个妈妈讲过一件事,孩子读高中时完全拒绝交流,开口必然是吵架。她被逼得没办法,开始思考和孩子的关系,意外的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
孩子上小学时,有一个晚上主动给家人削了好多哈密瓜。但是大家各忙各的,谁都没吃,害怕被骂浪费的他,硬撑着全吃了。
半夜,孩子吐了,把床单弄得脏兮兮的。
大半夜被吵醒的她,看到眼前的情形,立刻火冒三丈:“你能不能懂点事?谁叫你削哈密瓜?谁叫你吃那么多?你没看见我一天多忙吗?你是不是想把我累死啊?
被骂清醒的孩子,一句话都不敢说。
她一边回忆,一边泪流满面,第二天,她为当年的事向儿子道歉。没想到已经高出她一头的孩子,在听到妈妈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时,竟然难以控制地嚎啕大哭。
原以为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在孩子心中,却像一根尖刺,断在了自己身体里,多年后还在隐隐作痛。
3.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会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的心灵,而被感动的孩子,则经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和智慧。”
很多时候,父母一道歉,孩子的委屈就消失了。当父母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孩子也会反思自己,这些时刻,会被孩子一生铭记。
徐浩渊博士说:“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存在,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
那些从不道歉的父母,看似赢过了孩子,然而受伤害的却是亲子关系。孩子需要父母道歉,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是父母的尊重、信任;是父母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而非自己的私有物,更不是附庸自己的提线木偶。
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愿意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不会轻易伤害孩子。即便伤害了,也愿意及时道歉。
再小的孩子都需要被认真对待。因为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和父母一样,是一个有着独立生命的人。
所以,要告诉孩子:“亲爱的孩子,任何时候,若是妈妈无意中伤害到你,都愿意向你道歉。不为别的,只因为妈妈不必赢过你,妈妈想和你一起赢,想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吴忠市红星幼教中心2023年12月11日播报:吴忠市利通区红星幼教中心家庭教育————大六班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