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促研 共同成长—任村镇学区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数学组)

yx
创建于2023-12-09
阅读 9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现教师智慧共享。12月8日,来自全镇4个学区的6名数学教师,就《四边形的认识》《烙饼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精彩课堂

  李雨轩老师执教的《四边形的认识》,主要围绕以下环节一一初识四边形的特征、再识四边形的特征、巧辨四边形的特征进行了初浅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探索发现并概括出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通过找一找、圈一圈等活动,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体会四边形的特征,让学生明白研究一个图形的特征要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入手分。

  管欣茹老师执教的《四边形的认识》环节衔接紧密,运用各种方式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个教学环节,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让学生不断的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例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填一填四边形的特征、画两个四边形等等,都为学生理解认识什么是四边形提供了认识的机会。本节课大多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学习,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所以学生积极性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四边形展开活动,学生对填、画、找都非常感兴趣,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程毅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这节课,一: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揭示课题。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讲授烙饼问题时,程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模拟烙饼过程,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型。三: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究三张烙饼的最优方案时,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四:教师善于引导点拨学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表格,鼓励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程凤荣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让学生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教学中,教师设问: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所用的时间一样?同样是烙3张饼,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了6分钟……学生在思考中,由浅入深地感受到“省时间”的道理,培养了优化思想。研究烙3张饼的时间是教学的关键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环节将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直观操作,自己发现“省时间”背后的奥秘。操作不是目的,是将内隐的思维外显化,使学生感受省时则是将操作思维引向了抽象思维,学生通过2张饼的烙法能迁移到双数张饼的烙法;5张饼的烙法则借鉴2张饼和3张饼烙法的综合,从而得到单数张饼的烙法是把它分成两部分,先2张2张地烙,剩下的按“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去烙,最节省时间。

  岳艳青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由学生熟悉的学校情景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进而由比较新建两个花坛大小,引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数方格这一环节中,初步渗透转化思想。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确实可以将左边不满一格的方格平移到右边,拼成完整的一格,这样学生对割补和转化已经有初步的感知。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这个图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进而通过学生拼移方格,学生充分感知转化思想,并且明确转化形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接着让学生合作动手通过剪拼等活动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通过不同练习达到本节课的目的。

  平少峰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复习长方形的知识,利用知识迁移为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供了思路。学生通过数格子猜想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转化为长方形,最终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到了数学探究的乐趣。最后利用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巩固面积公式的使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总结交流。各位教师畅所欲言,说亮点,思不足、提建议,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打造更高水平的课堂献计献策。

总结

  彭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精彩表现,鼓励老师们悉心钻研,开拓思路,不断精进!“同课异构”展示的不仅是集体备课的智慧,更是个性化教学的魅力。

阅读 9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