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印象之一

郁郁芊芊
创建于2023-12-08
阅读 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9月5日至9月22日三姐妹又下江南,两省七市自由竺,行走在山水间

夜幕下的扬州大运河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扬州市历史悠久,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市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它不仅是瘦西湖的象征,更是全国风景名胜中独一无二的景观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顶画,亭外挂着风铃。

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必到之处。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后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秋景在园林东北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

夏山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16]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山上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

个园春山

      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有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竹石点破“春山”主题,传达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入了园门,还是同一座春山,还是竹石图画,这里有象形石点缀出的十二生肖,花坛里间植有牡丹芍药。门外是早春光景,门内则是深春之景。

秋山

      秋景是黄石假山,在园中东北角,用粗犷的黄石叠成。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个园冬山

       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宣石假山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圆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雪石造山之时,还着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

       个园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艮跨一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上连接两山,楼前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这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在抱山楼长廊上可共赏夏秋两景,因此被今人戏称为“时空隧道”。楼下走廊的南墙上,镶嵌清人刘凤浩撰写的《竹石记》刻石。

       个园的四季园正中间为“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轩的屋顶用扬州常见的黛瓦,四角微微上扬,东西两面墙上保留有几块建园时法国进口的花玻璃。宜雨轩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轩前有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

何园船厅,建园主人何芷,一生于船紧密相连,此厅是其形象化的标志性建筑,窗开四面地铺波纹,让人叹为观止。

寻找朱自清故居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往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片石山房

      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位于片山石房的腹内,藏有一座石屋。片石山房于1989年复修。

何家祠堂

       何家祠堂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位于何园西南侧,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内陈设容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展出的是何芷及其上五辈人的容像,于2007年4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镜中望玉秀楼

        玉绣楼的主题建筑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

层楼,既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串楼理念,又

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叶

门窗、日本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铁艺

的床等等。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牌楼

     沿着数百节舒缓石阶登上大明寺前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

平山堂

      大殿西侧,有“仙人旧馆”门额,人们即是有名的平山堂。

     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坡“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欧阳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

西园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园林——西园。西园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间重修。1949年后又多次重修。今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据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所载,这里的泉水在当时被品评为天下第五。宋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中称:“此井为水之美者也。”今天,人们游历大明寺,仍以饮天下第五泉水为乐事。

       瘦西湖是扬州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城西北郊,因湖面瘦长,犹如彩带一般楚楚动人,所以称为“瘦西湖”。其总面积2000亩,游览面积100多公顷。

     

       徐园1915年建于原“桃花坞”旧址,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园。园门如望满月,门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下一个别有风味。

       此园是瘦西湖正门进入的第一个园,未到过瘦西湖的人以为这就是瘦西湖的风貌,其实这是构园者的苦心,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杜牧的千古绝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

       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与小金山遥遥相对。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

       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

       大虹桥是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瘦西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

        凫庄建于1921年,是扬州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凫于水,反映出当时的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这里有平台雕栏,可以露天而坐,凭水而眺。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视桥亭之美,俯视游鱼之乐。

       堤长约600多米,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每年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此景称为“长堤春柳”。

阅读 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